我市两处文物遗(旧)址入选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宜都融媒讯 12月1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我市红花套遗址及宜都红茶厂旧址入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7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红花套遗址

▲红花套遗址图片

红花套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大溪文化类型,距今6000年。该遗址位于红花套镇北部长江右岸岸边,核心区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70米,面积10500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

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至1977年由国家文物局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全国20多个重点文物考古队对这一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发掘。2007年,宜昌市博物馆配合基本建设再次对其进行发掘。

▲红花套遗址出土文物图片

6次发掘发现大量原始社会大溪文化中晚期的祭坛、水稻田、居住区等遗迹,并出土文物2万余件,其中包含石器斧、锛、凿、铲等;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炭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黑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及镂孔、彩绘,器形有簋、豆、盂、碗、盘等。

红花套遗址遗迹齐全,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层已经形成,且其中出土石器的种类和组合是整个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的代表,其石制品是中国砾石制造业制作技术的经典标本,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及其相关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宜都红茶厂旧址

▲宜都红茶厂现存厂房图

宜都红茶厂位于陆城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滨江大道47号,地处长江南岸。本体建筑由生产车间1栋、仓库3栋、桥河码头集散仓库2栋构成。总占地面积34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85平方米。生产车间及3栋仓库建于1951年,均为红(青)砖砌筑机瓦覆顶。

▲现存1950年红茶厂生产线

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在宜红茶区设立“宜红区收购处”,征用桥河巷9号、11号为毛红茶码头集散仓库。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宜都红茶厂”成立,由国家贸易部基建处中南分处主持设计,建设生产车间及仓库,并继续征用桥河码头集散仓库。宜都红茶厂生产车间内到目前还保留着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宜红茶精制设备生产线,形制完整,已运行近70年,依然在正常生产。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鄂西地区的重要茶叶工业遗存,宜都红茶厂现存厂房、设备、档案均保存完好,是研究茶叶工业生产车间设计、茶叶机械设备、宜红茶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桥河码头集散仓库是峡江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对研究清代及民国建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及艺术价值。2019年4月,中国科协将“ 宜都茶厂茶叶生产线” 老设备纳入“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 第二批)”并予以公布;2019年6月,湖北省档案馆将“宜都茶厂档案”列入“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一批)”。(通讯员 赵平 冯凌云)

责编:向姝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