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 市审计局近日在开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突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源头关”“审核关”“整改关”,重点聚焦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缓、征是否符合规定,通过审计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监督质效,做到应收尽收,确保非税收入安全规范入账。
突出“源头关”,确保申报源头真实性。摸清全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规模,依托城建档案馆提供的建设项目单位施工许可证、验收报告等原始资料,比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缴台账,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票据、入库凭证、财政支付凭证等财务资料,形成监督闭环。核查建设项目单位是否存在未按实际面积缴纳、未按规定时间缴纳的情况。全面揭示配套费核定部门和征管部门联系脱节,数据共享不及时的情况,促进征管部门及时建立从源头把控配套费数据资料的信息库,构建完整的配套费收缴信息体系。
突出“审核关”,确保减征免征依法合规。厘清配套费减免条件及相关优惠政策,查阅完整的配套费收缴台账核查是否满足相关减免条件。全面揭示有无违规减征、免征、缓征、停征,以及操作随意、欠缴未缴等问题,敦促征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规定和政策,切实保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应收尽收,防范财政资金流失风险。
突出“整改关”,切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督促征管部门及时收缴未按规定征收的配套费,要求征管部门对城市基础设施配费的征收范围、征收方式、征收标准、减免程序、资金管理、责任追究进行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通讯员 罗春雨)
责编:向姝
审核:黄金波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