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枝城镇财政所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水平纪实
财政所党支部联合西湖社区党总支外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财政所领导入户走访
财政所党支部党风廉政宣传月专题会议
志愿者参加植树节活动
志愿者入户进行反诈骗宣传
引 言
2021年,宜都市枝城镇财政所在市财政局及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责任目标的实现,坚持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水平,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财政中心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枝城财政所聚焦财政中心工作,不断强化税收监管,加大协税护税力度;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真正把每一笔钱花在了刀刃上。今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1778.85万元,其中税务完成8074.11万元,财政完成3704.74万元。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086.32万元,其中税收收入9589.78万元,非税收入4496.54万元。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全年累计退税26523.81万元,其中退星兴蓝天、兴发化工、华昊新材等企业增值税共计26314.64万元,企业所得税退税203.25万元,其他税种退税5.92万元。
今年以来,枝城财政所加强支出管理,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共11226.16万元。其中本级支出7806.56万元、专款支出3419.6万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严格审核把控,全年三公经费支出20.07万元,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队伍素质建设
枝城财政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建引领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打造了一支高凝聚力、高素质的财政队伍。今年,财政所党支部被评为宜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加强党员干部职工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书记尽职尽责、支委分工合理、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支部建设良好局面。充实了干部队伍,将4名符合入党条件的积极分子新发展为预备党员。将年轻干部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上,为财政所注入新鲜活力,整体提升了财政队伍的战斗力。
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干部职工学习会议、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到宜昌博物馆、宜昌规划馆参观学习,邀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镇纪委书记、支部书记、退休老党员等上专题党课,开展线上线下党员学习知识竞赛活动。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叩问初心,警钟长鸣”等警示教育片,通过身边发生的鲜活事例警醒全体干部职工牢记规矩意识,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踩雷线,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观看警示片心得体会。
深入推进下沉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西湖社区联合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演练、防电信诈骗宣传等活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
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坚持来访人员扫码、测温、登记管理。组织财政所6名干部职工长期参与楚星化工、鄂中化工等9家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负责所管辖企业疫情防控宣传、监督工作,及时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反馈企业疫情防控情况。
坚持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对惠农资金进行严格监管,及时足额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全年累计发放强农惠农补贴2540.88万元。其中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户15155户,补贴面积合计67026.7亩,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06.72万元、失地农民补贴1722.12万元、松材线虫病防治资金68.05万元、退耕还林补助64.43万元、冬春救助资金59万元、小型水库移民救助23.7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8.57万元。
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到水井坪村结对帮扶户,开展影响脱贫攻坚成色大排查走访活动,帮扶干部从家庭收入、饮水安全、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帮扶对象脱贫后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医保征收工作。履行征收主体责任,广泛宣传征收政策,积极动员引导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确保全镇居民应保尽保。
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特色项目。将全心畈村列为“湖北省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村”,争取资金50万元,用于建设100吨冷库项目和黄桃基地桃树品改项目。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6.5万元。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心畈村被确定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争取奖补资金400万元,经公开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目前项目正在全面建设中。积极向上争取“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先建后补”项目资金200万元,用于梁家畈村、泉水河村、回龙垱村等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规范流程见真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狠抓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健全“三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狠抓“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类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全年办理工程建设类招投标业务38笔,涉及金额850.26万元,仅此项为集体节约资金达42.27万元。
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枝城镇政府采购中心共受理采购项目37个,预算金额3786.70万元,累计节约资金73.61万元,节约率达6.78%。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促进了政府采购项目的规范化运行,大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深入推进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对52家市场主体进行了两次专题培训会议,联合邮政银行对市场主体在科技推广方面进行贷款贴息政策宣传。对16家规范社示范社进行了监测申报,家庭农场信息名录已全部录入达标。
协助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换届纪律,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本轮审计全镇集体资产购置、处置、投资新建、接受捐赠等符合《宜都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的规定,村集体收支定期进行了公示。积极参与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在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指导、协调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2022年即将到来之际,枝城镇财政所负责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牢记职责使命,庚续百年初心,接续奋斗,为枝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大新
图片由宜都市枝城镇财政所提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