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最终要靠作品立身,靠作品说话。“包装”做得再好,“头衔”冠得再多,“名头”叫得再响,如果没有好的作品支撑,就如同阳光下的肥皂泡那样,虽五颜六色,令人炫目,但终究是昙花一现。腿有残疾的雕塑家周长青,更是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愈发刻苦努力,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艺术创作上。

周长青,字元松,雅号筑泥。1964年,8岁的他因一场疾病导致左腿终身残疾。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经常用小树枝在地上练习”。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周长青寥寥几笔就显得活灵活现。他时常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忘了伤痛。
“那个时候虽然我年纪小,但想到腿有残疾耽误学习,还连累家人,所以过得很痛苦。”周长青说。

周长青创作的杨守敬雕像
周长青还善于玩泥。对于圆雕、浮雕等泥塑工艺情有独钟,矢志不移。
身残不堕凌云志,手巧能把锦绣织。他的手工圆雕《屈原》《王昭君》等众多作品,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大奖,凭实力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知名雕塑家。
他创作的《春之韵》《千古风流》《陆逊》《杨守敬》等雕塑作品,矗立于宜都广场、公园、景区、乡村等处,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标识和人文景观。

周长青创作的圆雕作品《屈原》,2011年荣获湖北“阳光达人秀”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绝活选拔赛“十强”。

2012年,在中国残联主办的艺术作品展中,其圆雕作品《王昭君》再次入选内地与澳门联展,并被澳门收藏。

周长青创作的当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继煦雕塑作品《张继煦》铜像,坐落于张先生故乡——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二中校园内。

宜都市陆逊文化广场,得名来自历史上著名人物——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杰在《三国战争中的夷陵》一文中介绍,“陆逊在荆州之役后领宜都太守,其驻地即郡治仍在江北的夷陵”。因而,陆逊与宜都渊源颇深。周长青1999年创作的雕塑作品《陆逊》,尺寸960cm×250cm×250cm,坐落于陆逊文化广场。

周长青雕塑作品《千古风流》,创作于2000年,尺寸1200cm×800cm×30cm,坐落于宜都市人民广场。

周长青雕塑作品《两江明珠》,创作于2000年,尺寸1200cm×800cm×30cm,坐落于宜都市人民广场。

周长青2005年创作的清末民初杰出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杨守敬雕塑作品《杨守敬》,尺寸300cm×150cm,坐落于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杨守敬故乡——湖北省宜都市杨守敬小学。

周长青雕塑作品《大茶壶》,创作于2015年,尺寸250cm×380cm,配苏东坡词《咏茶》,坐落于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成为乡村旅游特色景点和打卡地。

周长青雕塑作品《大酒壶》,创作于2016年,尺寸850cm×350cm,基座上雕刻著名书法家胡文昌题写的唐诗《惜花词》,坐落于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成为该村生态观光园一道靓丽风景和游客打卡地。

周长青雕塑作品《春之韵》,创作于1993年,尺寸600cm×200cm,坐落于宜都市文峰公园希望广场。

2014年3月29日晚8时许,宜都市公安局陆城派出所民警胡钦春在处警中遭遇持刀歹徒暴力袭击,身中7刀壮烈牺牲……周长青深为其英雄事迹所感动,随即构思,倾情创作出雕塑作品《胡钦春烈士》,经有关部门批准,当年8月初与烈士骨灰一起,安放于宜都市烈士陵园,供广大人民群众祭奠缅怀。

周长青2012年创作的雕塑作品《孔子》,尺寸160cm×80cm×80cm,坐落于宜昌市兴山县人民检察院。

周长青2019年创作的禁毒浮雕《虎门销烟》,分别安装在武汉、黄石(阳新县)、荆州(江陵县)、恩施等地公安禁毒部门。

周长青2017年创作的雕塑作品《王篆夫妇——王篆》,尺寸160cm×120cm×90cm,坐落于国家3A级景区——宜昌市鸣翠谷风景区。

周长青2017年创作的雕塑作品《王篆夫妇——王篆夫人》,尺寸160cm×120cm×90cm,坐落于国家3A级景区——宜昌市鸣翠谷风景区。

周长青2018年创作的雕塑作品《毛主席讲党课》,尺寸330cm×100cm×100cm,坐落于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2021年1月16日,周长青历时一个月创作的人物雕塑作品《抗美援朝英雄——曹光胜》,终于如期完成。

周长青手捧精心创作的《杨守敬》雕像。

周长青正在创作当代教育家《张继煦》雕塑。
(供图:周长青雕塑艺术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