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融轩)国庆假期,驱车行驶在绿水青山间的宜都橘园路,道路笔直平坦、视野开阔,两侧骑行道上骑手穿行,尽享秋日山乡美景。这条路于2020年5月12日建成通车,双侧8.5公里,双向骑行车道,是群众运动休闲的极佳选择。
在农村修建道路不易,养好护好道路更不易。宜都市公路部门围绕“创新养护生产模式”和“美丽农村路建设”,按照“四化同步、巡养结合”思路,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养、共享”,激发内生动力,探索形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共同缔造”的“宜都路径”。
数字赋能,让“路况”主动说话。配备自动化多功能检测车,以轻量级SUV为车载平台,加装GIS定位系统、平整度系统、路面破损系统和前方影像系统及数据存储、分析系统,即时收集路面平整度、纹理、路面车辙等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评定,既让数据“主动管”,又让数据“科学用”,农村公路养护有了“良心账”。
强化保障,让管护落到实处。5年来,累计投入4015万元,硬化加宽入户道路584.8公里,受益户达到2.4万户,群众“出门就是硬化路”的愿景得以实现。建立常态巡查制度,骨干主动担责,全市共设有总路长1名、市级路长1名、乡级路长10名、村级路长123名,市级路政员50名、乡镇监管员35名、村级护路员790名,设置“四长三员”管养体系,常态化开展“市级路长半年巡、乡级路长季度巡、监督员月度巡、村级路长每周巡”活动。
共建共享,群众自发参与主动吹哨。高坝洲镇陈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杜泉峰介绍,通过爱路护路宣传和对比道路给大家带来的便利,激发村民树立“爱路护路就是爱护自己责任田”的观念,人人都是“管护员”“监督员”。同时,建立“红黑榜”,加强奖优罚劣,将农村公路管护“红黑榜”与“美满宜都”乡镇考核相结合,每季度公开“红黑榜”,问题限期整改。今年以来,累计“亮红榜”21个、“晒黑榜”18个,完成整改18个,整改完成率达到1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