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融轩)“你从家里带来土鸡和猪肉,我从地里摘来南瓜和辣椒,大家齐动手,由村里的‘厨房达人’掌勺,做一桌农家菜,村民和游客举杯同乐……”近日,宜都市聂家河镇王家坪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连心家宴”活动。
参加活动的20多名游客是王家坪村党总支书记李苹通过“村情直播”吸引过来的。作为一个藏在大山中的小山村,资源匮乏,村民收入来源不多。李苹主动学习,通过网络直播为农副产品找销路。从5月开播抖音至今,李苹已拥有粉丝2万余人,累计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7万余元,吸引到村游玩的游客近300人次。随着游客的增加,村里也诞生了第一家超市和第一家农家乐。
这种通过“党建+直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释放出了强大的活力。近年来,宜都市以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为契机,通过“党建+”赋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穿行在枝城镇钟家冲村,山坡上一串串缀满青果的柑橘树散发出青涩的橘香,农田里的连片水稻长势喜人。“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稳定在50万元左右,村民就可以分红,这也是我的承诺。”钟家冲村党总支书记曾宪平掷地有声,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就能让老百姓受益更多。
钟家冲村人口1500人,耕地面积2400亩,是一个“体格”较小的村庄,以柑橘种植为主。因柑橘的品种所限,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大部分农户的土地产出率非常低。
谋发展必须做强产业。曾宪平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在半丘陵地发展特色小水果,平原地发展优质水稻。先后流转低效地、抛荒地近1000亩,由合作社或大户管理经营,村集体负责做好土地流转和协调管理工作,每年可收入10万元,土地流转农户每年平均可增收3000元。
“农户每年不仅有土地流转费用,还能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这是一件多方共赢的好事。”曾宪平说,种植的小水果和优质水稻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还能美化乡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是关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曹建杰介绍,宜都推行“党建+人才”模式,建立了区域性党组织15个,选派82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累计将3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纳入“三类村”挂牌整治,动员72名懂经济、善管理、爱农村、讲奉献的优秀人才回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推动多重资源力量下沉,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2022年,宜都市127个村级组织经营性收入过30万元的75个、占比59%,其中过百万元的10个,过500万元的两个,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