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杨高伟 朱传奇 张倩)“我是下午在小区群里看到了网格员推送的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费的提醒,就赶紧下载了‘楚税通’,按他们发的流程完成了社保和医保缴纳,确实方便!”4月26日,陆城街道都市一号5号楼业主李先生说道。
当天下午4点钟左右,市税务局社保非税股拟定灵活就业人员2024年度社保缴费提醒事项,通过该局征管股(税费共治办公室)传递给财源建设服务中心,随后,全市1010名网格员同步转发该条提醒事项到网格员圈群和朋友圈。30分钟左右,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和村组,成为宜都市政府加强税费共治、推进财源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了解,宜都市2022年将“推进综合治税机制”纳入了宜都市财源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年,为规范和加强税费共治,推动财源建设,市政府以“思想共识、力量共聚、机制共商、财源共建、信息共享、税收共管、责任共担”为目标,搭建财税信息平台,建立税费共治机制。经过多轮商议调整,印发了《宜都市税费共治实施办法(试行)》,全市38个市直单位、10个乡镇(街道)和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成为税费共治单位。供水(电、气、热)、交通、通信、金融、保险等公共服务企业及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融媒体等部门成为税费共治关联单位。细化了共治单位和关联单位职责,形成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公众协助、信息协力的税费共治新格局。2024年1月,宜都市将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税费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提升纳税人“非常满意”度工作领导小组、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四办合一”,成立宜都市财源建设服务中心并明确了税费共治基本职责、部门职责、乡镇职责和国企职责,落实《税费共治信息共享清单(第一批)》221项,纳入全市目标管理综合考核评价,实现税费共治和基层综合治理“两网合一”。
到目前为止,通过税费共治机制,宜都市财源建设服务中心12次推送税务部门信息,涵盖税费申报、个税汇算清缴、数电票开具提示、新电子税务局上线、满意度和第33个税收宣传月等内容。走访乡镇17次,培训税费共治人员8场300多人次。累计整合全市47个部门、乡镇的涉税涉费信息资源91万多条。完成风险应对税收收入2.59亿元,入库建安税收收入2.24亿元。
接下来,财源建设服务中心将组建化工园区、鲟龙湾文旅、国企三个财税服务组,按照“政策找人”辅导方案书,为企业提供“一户一策”贴心税费服务,以“一企一档”全程跟进企业发展。实时推送税费、金融等政策红利账单,畅通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做好配套项目建设过程中建安行业税收管控等。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