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亩撂荒地,被她“唤醒”了!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王血红 赵娇莉 陈诚 孙大明)盛夏时节,烟波浩渺的龙湖公园旁,陆城街道亮家垴村六组村民周纯兰正带领一班人,收油菜,种稻谷,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在一年前,这片土地还是杂草丛生,荒野一片,甚至因常年无人管理,成了“垃圾场”。

2023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已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休的周纯兰主动请缨,牵头承包了这50余亩撂荒地。

捡垃圾,清杂草,周纯兰费尽心思。可前脚现存的垃圾刚清理走,后脚又有新的垃圾又产生了。

“一定要从源头上治理!”于是,周纯兰请示村委会,以屋场会的形式宣传到户到人。

就这样,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在龙湖公园周边的农户门前相继举行。

“身边有个‘垃圾场’,不仅影响生活和健康,也破坏着生态环境,更让美丽乡村大打折扣。”周纯兰与村干部一道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从这片撂荒地说起,以拉家常的方式,和村民聊乡村治理,说人居环境整治,讲美丽乡村建设。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并积极建言献策,更有人表示“环境卫生,从我做起”,自告奋勇当起了卫生监督员和垃圾清理员。

有了村民的支持和参与,50余亩撂荒地的环境卫生日渐好转。但如何“唤醒”撂荒地,让其变为“致富田”“丰收田”?

周纯兰走村串户,当“翻译官”和“传话筒”,宣传国家种粮补贴政策,以及粮食安全和“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发动农户复耕撂荒地,“市里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还出台了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倾斜扶持政策,只要找准‘粮路’,肯定会有账算、有钱赚。”

在周纯兰的反复宣讲下,周边农民逐渐心动且行动了起来。此时,她又牵头成立了宏盛生态农业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社,并带领大家依托龙湖公园修沟渠,引水源。历时三个月,50余亩旱地全部变为水田,“沉睡”的土地获得新生换了新颜。

近年来,宜都市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推动“城市+”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产业协调、生态融合、功能互补的示范区。周纯兰抢抓这一机遇,依托龙湖城市湿地公园,带动农户深度参与,打造稻田种养示范片。

一直以来,村民们主打柑橘种植,如今要在龙湖公园边上种水稻和油菜,这些橘农们几乎都成了“门外汉”。周纯兰主动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在村里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讲授水稻油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病虫害种类、识别特点,如何在防控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等,面面俱到,还邀请粮油专家结合田间作物面对面指导,解决了农民种粮油的后顾之忧。

在市农业农村部门的鼎力相助下,一站式播种、施肥、收割……去冬今春,已收获一季油菜。目前,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已完成整地施肥、播谷种,曾经的“撂荒地”已育满了“新希望”。

“有高素质农民周纯兰的带动,依托龙湖公园,也吸引了邻苏月畔、花海园艺等一批社会资本快速进驻,现在,宜都城郊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培育种植大户80余户,带动农户深度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2023年,陆城街办8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16.31万元。”陆城街办副主任汤志勇提及于此,很是自豪。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