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协商让堰塘从“美”起来到“活”起来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刘宜高)自宜都市政协开展“委员话水利”主题活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全市上下根据协商意见建议,大力加强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和执法监管,全力做好“治水、管水、护水、兴水”四篇文章,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而堰塘作为群众身边的水利设施,如何建好管好用好,既关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灾害抵御,也体现了在基层治理中对细分领域实施末梢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为助力全市堰塘标准化整治,年初,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堰塘整治力度的建议》的提案,自此堰塘整治开始从“量”向“质”转变。在各乡镇的积极响应下,共同缔造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堰塘整治工作中,村民们自发参与堰塘清淤、扩容、修复,出工出力、主动配合。

松木坪镇茶元寺村在多方努力下,整治堰塘近100口,呈现出一片水清岸绿的景象。堰塘“美”起来了,但塘里的水资源怎么盘活,如何合理平衡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养殖,成了新问题。

6月18日,经过认真筹谋和走访调研,宜都市政协在茶元寺村的委员工作室开展了一场“协商在一线·智润两江·政协委员建言农业用水权改革”协商活动。

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详细介绍了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情况,茶元寺、金岗岭、徐家湾等村主要负责人结合当前水权交易工作面临的困难,纷纷发表意见建议。

据悉,宜都市按照水利部用水权改革最新要求,将在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动农村堰塘用水权交易落地生根,为南方丰水地区推进用水权改革贡献更多“宜都智慧”。

政协委员们结合实地调研茶元寺村前期水权改革和堰塘管理情况,围绕推进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要加强农业用水权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社会各界对用水权改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可以建立灌溉用水权分配维护机制,便于随时掌握全市堰塘的使用和权属情况。”

“建议在试点范围内补充完善计量检测设备,提高系统监控能力,实现精准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

……

一条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形成。

宜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宁表示,农业用水权改革关系到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做好水权交易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政协委员要进一步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农业用水权改革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