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王双)“感谢你们和村领导的调解,我们都很满意,三年的纠纷有了结果……”6月27日上午7点多钟,宜都市人民法院聂家河法庭庭长张冬芹突然收到了这样一条道谢短信。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前些时日,因道路通行导致的排除妨害纠纷,王某一纸诉状将邻居李某起诉到了聂家河法庭。经走访调查,了解到这一纠纷此前已由镇村多次调解,但均没有成功。
考虑到是相邻纠纷,若能诉前成功化解,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邻里和谐。为全面了解案情和弄清前期调解失败的原因,张冬芹随即与案涉村党支部书记取得了联系。
“是村里建议王某到法庭起诉的。”村党支部书记有些无奈道,“前期调解中,双方本来已经就整改措施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一离开调解室,他们不仅没有按照协商好的条款履行,反而又生出新矛盾,村里真是束手无策了……”
原来,前段时间正值茶叶采摘季,而李某家的茶树田正好位于王某家的山林后,李某去采茶要么走山林中的小路,要么走王某自家硬化的入户道路。某天,李某与王某商量把山林小路上遮挡视线的树砍掉并清理掉沿途的碎石子,以便运送茶包。可能是沟通方式有问题,结果两人非但没有协商好反而翻起了旧账,最终不欢而散。李某一气之下用大石头堵住了王某的入户道路,还采用堆放石子和树枝、倾洒废机油等方式阻碍王某通行。派出所、村组干部多次上门调解,但都是前脚刚刚一走,李某后脚就又将小石头、沥青洒到公路上。
听完村党支部书记的介绍,又到纠纷现场实地勘察,在充分了解案情原委后,张冬芹决定邀请潘家湾乡综治中心、司法所相关负责人,案涉村党支部书记及村治调委员开展联合调解。
“考虑到本次纠纷的双方系同村乡邻,平时也有不少的交集,本着以和为贵、睦邻友好的原则,我希望双方能够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张冬芹打算以情动人。
“路是我出钱修的,我想让谁过就让谁过,我只允许人过,三轮车、摩托车是不行的。”王某态度坚决。
“我也不是非要走你修的这条路不可,咱们就按照之前调解协商的,把你山林中间原本的那条小路一起清理修整一下不就行了吗?”李某也不甘示弱。
……
从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争论中,张冬芹发现双方虽然矛盾尖锐但并非不可调和。虽然诉讼是王某提起的,但调解的基础是解决李某茶田的通行问题,若不能一并解决,不排除李某反过来起诉王某的可能。
“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不要赢了官司却输了真正的‘宝贝’呀,邻里关系处的好才有面儿呢。”张冬芹再一次以邻里情为突破口,打破僵局。
在张冬芹和联合调解人员的劝说下,双方逐渐冷静下来。 看双方的情绪都有所缓和,张冬芹又适时从法律角度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关系进行耐心释法析理,转变双方“路是谁修就归谁支配”的朴素观念,同时又从情理角度劝慰双方当事人,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谦让包容。经过近3个小时的博弈、交流、沟通,最终双方愿意各退一步,达成调解协议。
为何一定要坚持调解?“虽然一判了之容易,但‘走程序’并不一定能解‘心结’、促‘人和’,实质性化解矛盾才应当是最终追求。”为了避免后续执行困难,张冬芹决定趁热打铁,让双方先履行协议再签调解笔录。
临近中午,烈日炎炎,一行人驱车前往王某家。王某父亲当即拿出电锯将遮挡视线的树锯掉,随后李某也联系挖机将堵路的大石头搬走了。
多年的相邻权纠纷实现解纷止争,两家人的生活也终于恢复了平静。为感谢张冬芹以柔性方式化解纠纷,李某便发去了文章开头的那条感谢短信。
(责编:向姝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