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
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会
在湖北孝感召开
宜都市作交流发言
分享我市以招引重大文旅项目为契机
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能级
推动文化产业提质转型的经验做法
宜都经验受到充分肯定和
广泛关注
近年来,宜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文化强省战略,抢抓文旅爆发式复苏机遇,主动出击、大胆创新,以招引“宋城·三峡千古情”等重大文旅项目为契机,加快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能级,推动文化产业提质转型。
坚持招大引强、无中生有
打造三峡文旅目的地
宜都一直以工业立市,境内文旅资源以山水自然风光为主,资源种类单一、品牌不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瞄准世界级文旅IP及国内知名文旅投资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宜都鲟龙湾文化旅游产业园,积极对接中国演艺第一股、中国文化航母——宋城集团和湖北交投公司,联合打造三峡千古情景区。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项目建设专题办公会,成立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和三峡千古情项目攻坚指挥部,全力服务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仅用11个月时间,建成主剧场、夜游艺术街区、灯光秀场、演艺剧场等设施,全方位集纳和展现三峡文化、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巴楚文化风情,不仅填补了我省大型旅游演出项目空白,更将成为串联长江黄金旅游带上三峡大坝、张家界等风景名胜的重要节点。该景区将于7月下旬正式营业,预计每年吸引游客150万人次,年营收2亿元以上。我市还成功招引上海阡陌旅游发展公司投资建设三峡长颈鹿乐园,以山林、湿地、清江、野生动物等资源为依托,集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特色互动、户外拓展等功能为一体。该项目将于9月底正式营业,预计年营收达2亿元以上,将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又一增长极。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打造农文旅康养综合体
宜都“青林寺谜语”是国家“非遗”名录项目,青林寺村被命名为“中国谜语村”。我市积极推动青林寺谜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规划建设青林谜镇,由国有投资平台——宜都国通公司出资,用地3.5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打造集谜语馆、家风馆、康养温泉度假中心、儿童乐园、清江奇幻水世界、寻栖营地等于一体的农文旅康养综合体验区。谜语馆、家风馆、桐树堰民俗文化街区和我市专门打造的“青林小戏”,传承弘扬独具一帜的谜语文化、家风文化和地域文化,寓教于乐,成为中小学研学和游客打卡的必选之地。明珠温泉康养度假中心取用地下1000米的高温矿泉,富含氡、氢等多种微量元素,开业以来,人气火爆,好评连连。青林奇幻水世界是宜昌地区唯一的大型亲子主题水上乐园,去年7月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年营收超5000万元。寻栖营地旨在帮助游客寻找狂欢山水间,向往慢生活的体验感。这些项目为广大游客串联起春郊游、夏戏水、秋采摘和冬泡温泉的全年沉浸式文旅康养休闲体验。青林谜镇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已成为省域亲子康养度假热门消费目的地。冰雪大世界、清江游轮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届时该休闲旅游区的业态将更加丰富。宜都依托文化名人和文化资源,常态化举办杨守敬文化活动周、荆门山文化旅游节等品牌化节庆活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宜都被授予首批荆楚文旅名县。
坚持融合发展、推陈出新
打造产业发展新业态
宜都积极顺应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坚持融合创新,大力支持本土优秀企业发展年轻态、时尚味、高端化的文旅新业态。九州方园集团引进全国县域首个第四代万达广场,总投资50亿元,入驻高端影视城、裸眼3D、VR全景沉浸体验、城市书房等文化商家,打造出一站式消费场景,开业3天累计客流近40万人,营业额突破1700万元。东阳光宜都公司建成全球唯一的冬虫夏草生态抚育产业化基地、清江鲟鱼谷建成国内最大的工厂化鲟鱼养殖基地,推出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成为来宜游客网红打卡地;土老憨农业集团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宜都蜜柑)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柑橘公园、柑橘博物馆,通过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感受柑橘文化的无穷魅力;加强宜红茶品牌保护传承,举办“万里茶道申遗——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宜红茶厂生产线被纳入中国工业遗产名录,宜都宜红茶成为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同时,编排宜红小戏《茶韵》,开发鲟小宝、橘小贝等系列文创产品,推出鲟鱼全鱼宴、宜红茶香家乡菜等特色佳肴,举办全国橘园半程马拉松、东阳光“天赐的声音”巅峰歌会等文体活动,撬动产业链实现总产值300多亿元,推动“宜都·都宜”城市文化品牌不断出新出圈出彩。
宜都市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更扎实有效的举措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更多宜都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