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邓炫灵 贺雪莲)仲夏,一辆辆满载乘客的城乡公交车有序行驶,迎来送往的全域公交成了宜都这座城市新的流动名片。
近年来,宜都全力推进城乡公共交通统筹融合发展均等化建设,实现城乡群众“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公交”格局。2023年8月,宜都全域公交正式开通,华运公司为实现公交全覆盖,持续探索产业链延伸业务发展,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拓宽公交产业链,推动“公交+”创建工作,公司的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出门硬化路”,“运游一体”赏美景

路通人和、宜游宜行。以“三轴十环”区域循环路网为主骨架,引入“美丽”元素,宜都市共建设美丽农村路500公里,创建“美丽宜道”品牌200公里,推出“绿野仙踪”“十里桃花”等5条“美丽宜道”示范线路。青林谜镇环线荣获2022年度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全市4个乡镇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宜都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宜都市鼓励增设特色主题公交,开设旅游专线公交,积极拓展“运游一体”服务,以红色旅游、乡村一日游、生态环线游等为重点,逐步实现全域旅游公交全覆盖。今年以来,该市全域公交共开通10辆主题公交车,包含政务服务、劳模精神、国家安全和禁毒宣传等8个主题,涵盖10条线路。宜都市内的旅游景区已基本实现公交直达,全市的旅游景点均有公交运营,特别是松木坪红色教育环线的开通,游客漫步金岗岭竹海,参观万亩粮油产业、江家湾红色教育基地,追忆“独臂将军”贺炳炎。在青林谜镇景区专线及“两溪两桥”旅游环线上,沿途三峡九凤谷、三渡水营地、望佛廊桥、胡敌纪念馆等景点引人入胜。旅游公交线路日运送游客2000余人次。
宋城·三峡千古情开业在即,全域公交将开通城区至天龙湾旅游专线,途经宋城、宋山观景平台、长颈鹿乐园、天龙湾高尔夫球场、清江奇幻水世界等景区。届时预计日运送游客5000余人次。
结合宜都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成果,华运公司现已开通6条旅游线路,连通45个行政村。“运游一体”的不断发展,正吸引着各方游客,同时也吸纳了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
“抬脚上公交”,惠民利民享其行

“2024年,宜都市域内逐步完善城际、城乡、镇村的联合公交运营体系,科学规划优化交通路线网,开通定制公交、主题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华运公司负责人说。
公交发车频次多了,等待时间短了,服务水平高了,票价降了……这些都是宜都交通深入发展全域公交的有益探索。且自全域公交开通以来,宜都市率先在全国县级市首创65岁以上城乡居民刷身份证免费乘坐城乡公交,本地外地居民均可享受此优惠政策。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全域公交已达94.72万人次。
这种公交运营体系不仅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公交服务,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宜都全域公交出行配套“智行全域”微信小程序同步使用,让宜都智慧公交建设更上一层楼,让群众出行“心中有数”,居民“乘车焦虑”逐一打破。
截至目前,宜都市全域公交共有公交线路38条、车辆90台,运营里程已达到330万公里,客运量已达到220万人次。全域公交城际线路已开通陆城到点军艾家、陆城到松滋刘家场、陆城到长阳磨市,拟开通陆城到五峰渔洋关。
客货邮融合,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现在我们村里网购方便得很,下单后最快两天就能送到村里来,我们的农产品也可以‘坐’公交出村进城。”村民的言语中溢出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乘客老龄化、乘客日益减少成为新问题,且农村快递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全域公交建设逐渐完善,利用城乡客运闲置运力,宜都交通着力提高农村快递物流服务覆盖率,积极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以“小快递”撬动“大融合”,依托“县乡村‘三级公交网络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城乡客运、货运、邮政快递在节点网络共建、线路共用、运力共享,全面构筑起村村覆盖、协调联动、深度融合的客货邮发展格局。如今的宜都,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便捷,农村物流难题正在被解决,公交开到家门口,快递送到家门口。
据了解,宜都客货邮综合服务范围已涵盖55个行政村,惠及农村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日均派件3500余件,快递日发量超过300件。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宜都市正在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从交通线路规划、新能源车辆购置、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服务考核监督、智慧公交出行等方面,全力做好全域公交发展“拓展篇章”,进一步提升城乡客运公交水平和运营效益,不断拓展延伸城乡公共交通覆盖范围,使广大城乡群众共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