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瑞们的“住梦空间”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曾庆媛)7月31日早上八点,小瑞像往常一样骑车上班。从宜家宜·两江荟出去到抵达单位,全程不到10分钟。

宜家宜·两江荟保障性租赁住房改造后

宜家宜·两江荟是宜都市首期“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从2023年到宜都以来,27岁的小瑞一直选择在这里租房,“以前这里是清江小学闲置的宿舍楼,改造后这里变成了功能齐全的宿舍楼,还有共享活动室,可以举办社群活动。”

改造前的闲置宿舍楼

曾经闲置的学校宿舍楼,如今旧貌换新颜,摇身一变,成了“小瑞们”的温馨居所。而以租赁的方式解决来宜就业、创业青年人长期的居住需求,也正成为宜都建设和引导租赁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地产市场逐渐由增量转变为增量存量共同发展的模式,尤其是存量市场的发展提速,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房屋租赁已成为目前发展的重点。宜都市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积极探索将存量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盘活闲置资产,缓解租赁供应短缺,提升城市新青年的居住品质,全面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开创“住有宜居”的局面。

“这幢楼在市城投公司改造前,远远看去死气沉沉的,一点都不像它现在的样子。”清江小学的老师们回忆道。

宜家宜·两江荟原是清江小学的宿舍楼,因为教育机构改革,这两幢宿舍楼成了学校的集体闲置资产。在保持整体原规划不变的前提下,宜都市城投公司对旧宿舍楼进行了重新改造,除了保障原有人才居住的空间之外,对环境品质进行了升级,并配套多个免费功能性空间,实现“1+5”的空间共建共治共享特色模式。

如今,类似这样的闲置资产不乏少数,地理位置优越却“沉睡”浪费。重新盘活这类闲置资产,焕发新的功能与生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

“在为城市青年提供高质量租赁住房的同时,兼顾娱乐、饮食、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宜家宜·两江荟这样的项目是我们公司希望能在市场更多被打造和认可的。”宜都市保租房实施单位负责人刘方园直言不讳地表示。

既有“颜值”,又享“精致”,优质又有品质的租住环境,让这里成为了和小瑞一样年轻人的“住梦空间”。目前,宜家宜·两江荟项目已顺利交付,为企业职工和教育系统教师提供了上百套优质租赁房源。这也是宜都市城投公司盘活闲置资产、实现高效运营的开山之作。


宜家宜·城南苑保租房

除了宜家宜·两江荟项目,近期,宜都又“上新”了一批青年公寓,位于该市实验小学城南校区旁的宜家宜·城南苑保租房便是代表之一。通过盘活闲置存量资产的方式,该项目为宜都增加了145间长租公寓,每套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

宜家宜·城南苑保租房活动区域

“在发展保租房工作上,宜都一直坚持推进存量调整与做优增量双向发力,分散配置与集中建设长短互促。”据宜都市城投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家兵介绍,宜家宜·两江荟和宜家宜·城南苑作为首批闲置存量资产改造试点,一方面通过存量调整,将原有的空间打造成273套约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一卫,配套水、电、空调、书桌椅、床等;另一方面做优增量,采用最新装修理念根植于用户体验与品质感,从用户角度出发打造最优体验感的产品。

宜家宜·城南苑保租房改造前

“项目所面对的租户群体既有企业新引进人才,也有教育系统教师,租金为8.5-12.32元/平方米(含网费)。每个项目中,我们利用约200平方米的空间打造共享议事厅、共享影音室、共享台球室等活动区域,推进存量调整与做优增量双管齐下,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李家兵说。

从存量资产的盘活焕新,到规范化的运营助力推进,到数个住房租赁标杆项目落地,宜都市城投公司正锻造系统领先的运营管理能力,旨在服务于更多城市居住者。如今,随着安居补贴政策的持续落细,该公司也正积极助力全市人才引进与安居政策,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符合当下市场形态的租住产品,安居共享,安居无忧。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