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居家需防蚊,远离登革热!


登革热

是我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南方地区的朋友们

对此也许并不陌生

那么,该如何做好居家防蚊

远离登革热呢?

下面跟着宜小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任何时候都会发生登革热吗?

不是的。登革热发病具有季节性,高发期为媒介伊蚊活跃期(气温稳定在25℃以上)。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登革热高发季节是夏秋季,气候比较温暖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高发季节为5~11月。

02
我国哪些地区会发生登革热?

因为登革热只通过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因此登革热一般发生在蚊子密度较高的夏季,且在我国有“花斑蚊”分布并气象条件适宜的地区。

我国除了新疆、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花斑蚊”的分布,具备传播登革热的条件。但是过去我国登革热主要影响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

03
如何分辨是否患上登革热?

如果发病前两周内,您曾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外出旅行,或是您所居住的社区甚至城市范围内已有登革热病例发生,那么若您出现了发热、皮疹、头疼、肌痛等症状时,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且主动向医生说明是否有登革热流行地区的旅行史,以便尽快得到诊治。

04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

05
登革热的症状和流感有何不同?

登革热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十分相似,都会出现发热、疲乏、疼痛等反应,两者很容易混淆。


流感一般会在接触流感患者后发病,好发于春、冬两季,且伴有咽痛、流涕、咳嗽、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而登革热患者发病前有蚊子叮咬史,好发于天气炎热时,无呼吸道症状,且一半以上的人会出现皮疹,有时还会出现皮肤发红、皮下出血点等症状。

06
如何找到“花斑蚊”并消灭它们呢?

要找到“花斑蚊”,就要先了解它们的栖息地。


白纹伊蚊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等,在室外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地方,着重喷洒杀虫剂。


而在室内,白纹伊蚊则主要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等。


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家蚊”,主要栖息在室内避风阴暗处,如水缸脚、碗柜背后、卧室床底、墙角、蚊帐等地方,除此之外,它们还钟爱留有汗渍的深色衣服。


我们可以使用蚊香或电蚊香液在房间内驱蚊灭蚊,同时还要使用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防蚊。

配合伊蚊的活动时间使用防蚊驱蚊措施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白纹伊蚊在早晨和黄昏时活动特别频繁,仿佛跟我们一起“上下班”;埃及伊蚊则是几乎整个白天都会活跃地进行吸血。


在伊蚊活跃的时间段使用杀虫剂,自然会事半功倍。

07
如何预防登革热?

长期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的居民,除了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灭蚊措施外,还需要定期清理家中的蚊媒孳生地。


孳生地就是成蚊进行产卵后,幼虫生长发育的地方。


清除孳生地后,伊蚊就无法在家中繁殖,有利于阻断登革热的传播。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家中常见的蚊媒孳生地有哪些吧: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的幼虫喜好洁净的水,社区内的树洞、石穴、废旧轮胎、废弃的碗、外卖盒、各种各样的积水容器、盆托、水缸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




埃及伊蚊

与白纹伊蚊相比,埃及伊蚊与人类更为“亲近”,喜欢与人类共居一室。


我们家中的饮用贮水缸、水培植物、花盆托、腌菜坛、饮水机等,都是它们的“乐园”。

那么

我们该如何如何

有效清除家中的蚊媒孳生地呢?


1、翻盆倒罐,及时清理各类无用积水。

2、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垃圾,清理干净卫生死角。

3、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

4、减少水生植物的种植,已种养的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

5、家中鱼缸及周围水体中,可放养观赏鱼或其他种类食蚊鱼。

6、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在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进行打孔处理,难以清除的轮胎积水,可以撒上双硫磷灭幼蚊。

7、一个瓶盖或蛋壳大小的容器,也可以孳生伊蚊,所以在清除孳生地时,一定要仔细,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目前

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

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一旦发展为重症病例

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所以

无论病情轻重

最好的应对方法是

及时就医!


此外,

我们可以使用蚊香或电蚊香液驱蚊灭蚊,

用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防蚊。

你学会了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