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构建“大监督”的初步探索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李倩 赵雅欣)为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健全财会监督机制,宜都市财政局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工作,促进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积极探索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运用“线上+线下”“横向+纵向”等模式进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及时发布工作信息,把握舆论宣传话语权,突显政治属性,坚持问题导向,体现宜都财政监督工作特色。

健全工作机制,畅通财会监督联动协作渠道。构建多位一体的监督格局,建立部门间财会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有力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形成监督合力,实现信息共享。印发《宜都市财政局关于建立财会大监督工作的通知》,各财政所、股室(中心)全方位参与到各项财政管理和改革工作中,切实将财会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之中,实现监督与管理有机结合、专职监督与业务监督有机融合、日常监督与监督成果有机运用。

认真开展督查,完成各项检查专项任务。有序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进行日常财会监督检查。做到财政监督与财政检查相结合、财政监督与具体业务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有效破解“马后炮”式的监督检查难题。有序开展日常七大检查,包括政府采购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检查、违规吃喝问题、预决算公开检查和决算真实性核查等各类检查。

财政系统联动,构建高效协同监督机制。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式、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检查模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服务经济工作。从整合部门监督力量入手,建立乡财政监督专管员制度,夯实基层财会监督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督格局;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加强巡察机构协作,实现“信息互通、业务协作、成果共享”。各监督主体之间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形成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实现各主体良性互动,齐心聚力,同向发力。

部署其他工作,拓展财会监督工作管理。首先是确保惠民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见效,其次是强化内控建设。将各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发现薄弱环节,查堵管漏,提出整改意见,促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从而有效防控行政风险和廉政风险。牢固树立内控理念,将内控制度作为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拓展和延伸,使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

创新科技监督,加强监督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双随机、一公开”和“一卡通资金发放平台”等,通过数据分析对比精准发现财政资金管理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并将内部控制中提出的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到相关信息系统中,将监督检查植入流程,达到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最终实现监督管理全流程电子化,切实提高监督检查质效。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