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 “我是十几天前给不动产登记中心打的电话,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跑了好几年的本本拿到手了,解决了我的心病!”这份迟到5年的不动产权证书拿在手上,白先生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白先生居住的红湖新城小区是原刘家嘴村整村搬迁、新建市民活动中心、刘高路等多个项目的拆迁安置小区,由于建设单位项目施工手续材料缺失等原因无法通过规划核实和竣工验收,导致多年来房屋无法办理不动产权登记。
安置房“办证难”一直是群众的一块“心病”,随之而来的房屋交易难、继承难、抵押难等问题,户籍、入学等一系列民生要事都卡在了“一本证”上。
宜都市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这一问题,督促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专班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将安置房“办证难”纳入民生实事清单,联合税务、财政、住建、主体单位、各乡镇(街办)等部门先后召开3次专题推进会,全面深入了解全市安置房小区建设、验收及办证情况,聚焦办证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集体会商。
安置房项目办证涉及居民多、时间跨度长、处置难度大。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一线实地了解情况,通过12345、信访、举报等渠道摸清问题底数,研判问题关键,分小区、分类型厘清问题清单。
“我们全面摸排了全市23个安置房小区涉及6518户未办证情况,分类建立台账,实行领导班子包案,按照‘一事一议’‘一类一策’思路,确定解决路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黎星同志介绍道。
针对联动机制不完善、部门协作不畅通等堵点问题,坚持“尊重历史、保障权益,依法依规、稳妥审慎”原则,优化办事流程,协调多个建设主体和审批部门疏通堵点集中攻坚;针对“主体不一致、规划和竣工验收手续不全、欠缴税费”等难点问题,分类施策,采取并联审批、容缺受理、优先确权,全力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顽疾。针对服务主动性不足、服务创新意识不够等痛点问题,在提供专项服务的基础上,先后开通“周末不打烊”“节假日不停办”“上门服务”等延伸服务,累计为2400余户拆迁安置户办理不动产权证,让“安置房”变“安心房”。
为推进问题全面解决,工作专班打好服务保障组合拳,最大限度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将消防核验、建设档案审核、房屋竣工备案验收、规划核实验收、不动产登记测绘与地籍调查等涉及多部门承办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开展同步办理、同步审核、集中发证,确保群众安置房办证即需即办、应发尽发。
同时,考虑到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外出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宜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都好登”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节日不打烊 服务送到家”“送证上门”等特色服务。目前,红湖新城小区1419套安置房办证难题已全部化解,圆了搬迁群众安居梦。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