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守”艺人——汪功明

编者按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展示本地乡土人才在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中自立自强、敢于突破、勤劳致富的精神面貌,宜都党建特推出《人才星光耀山乡》专栏,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乡土人才扎根基层、深耕基层,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本期推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守”艺人——汪功明》


汪功明,男,宜都市高坝洲镇湾市村人,现任宜都功明木雕工作室负责人。


木匠到雕刻 延续非遗技艺

汪功明从小闻着木香,玩着木块长大。“我的父亲是一位木匠,他从事木工50余年了,我从小便耳濡目染,16岁开始学习木匠手艺”。2000年初,手艺初成后,受父亲“从师不如访友”理念影响,他开始走南闯北四处学艺,接触了解全国各大传统木雕流派的精湛技艺。经过数年的沉淀打磨,汪功明继承本土木雕技艺,成为宜都本土杨氏木雕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并未止步,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与突破,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功明木雕技艺,被评为“省级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


传统与创新 终结木雕硕果

“一天坐一次,一次坐一天!”,这是汪功明在工作室的日常,他每天埋首于木材之间,专心致志地雕刻作品,手上遍布的伤疤和老茧就是他匠心与汗水的见证。汪功明还结合客户需要,不断学习、乐于创新。“传统的文化和习俗,就是我们的根,但随着时代变化,非遗技艺更需要用大众化的方式被大家了解熟识。”从造型各异的根雕摆件到年轻人喜欢的动漫手办,汪功明不仅注重传统手工艺的继承,更勇于探索现代元素的融入,创造出一系列兼具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作品。汪功明的作品木雕仿铜壁画《陆逊藏兵》获得了宜都市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一等奖;浮雕梁柱作品《一团和气》在宜昌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独门到普及 发扬木雕技艺

2011年,汪功明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让爱好木雕传统工艺的人能够自己动手做木雕作品。他从不吝啬向学员们传授自己的木雕经验,工作室开办以来每年都有来自省内外的各地年轻人拜师学艺。时至2024年,工作室已累计培训雕刻技工、木工技工等50余人。汪功明感慨地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门窗和家具等产品都是全机械化生产了,作为一名乡村工匠,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木雕这项传统手艺。”

方寸之间,雕刻乾坤。非遗传承的薪火将代代相传,宜都一幅幅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也在徐徐展开。一代代的汪功明们,也在不断用木雕这门“老艺术”讲述着属于他们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