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苏州一地区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引发网友热议。其实,学生家庭作业一直备受关注,牵动着社会大众的心,折射出公众对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期待。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作业熔断”也不能“一刀切”,要反思学生完不成作业的真实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确保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切实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劳逸结合”的说法。适当的休息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学习。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劳逸结合。过于疲劳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业熔断”反映了保证学生睡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良好初衷。但是,不分析作业完不成的深层原因,仅规定学生到点完不成作业就不要继续做,且第二天不用补交,很可能会掩盖一些深层次问题。
学生完不成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与作业量过多、过难等有关,也可能是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自觉性差、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边做边玩等原因。“作业熔断机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完善,不能一“熔”了之。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家校合作的氛围,家长们要多陪伴,帮助孩子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鸡娃”的家长们要缓解焦虑,不要给孩子安排过多课外补习,积极配合学校的“作业熔断机制”,适当减轻学生压力。
从学校层面讲,要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要充分利用好在校晚托等时间,让学习任务更多地在校内完成,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老师也可以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学生作业质量也有所保障。学校不能过度关注升学率,不断加剧功利化倾向,而应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合理适量布置作业,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从教育角度看,如果作业熔断一刀切,有的学生可能会因此导致知识点漏学,也可能产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现象。要本着对每一个学生都负责的态度,设置合理的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要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作业应重质不重量,可以在精选习题上更加优化,可以丰富教育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作业熔断”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保护机制,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孩子完不成作业有多种原因,在实施“作业熔断”机制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学校老师“掌好舵”,合理布置作业,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个性发展、健康成长。(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统战部 何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