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杨祖云)3月27日早上7点40分,宜都市聂家河镇卫生院望佛山分院的诊疗室里已一片忙碌。中医师高猛正娴熟地将银针精准刺入患者穴位,转身又为肩周炎患者推拿理疗。
在高猛的朋友圈里,一份“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日志,记录着他一上午的充实:电针9人次,颈椎病推拿2人次,肩周炎推拿2人次,康复训练2人次,艾灸2人次,刮痧1人次,中频5人次,红外线9人次,穴位贴敷3人次,中药涂擦1人次……
“病人不多,但治疗项目多,必须分秒必争。”11点50分,结束望佛山分院的诊疗工作后,高猛简单吃了几口饭,便匆匆赶往聂家河镇卫生院继续接诊,途中还顺路护送行动不便的患者回家。
作为驻点帮扶医师,高猛的工作日常,正是宜都市中医医院帮扶聂家河镇卫生院品牌科室——中医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缩影。
今年3月,针对基层中医“人才荒、技术缺”的困境,宜都市中医医院与聂家河镇卫生院签订中医科帮扶协议。自此,高猛便以“驻点医生+培训老师+健康守门人”的多重身份扎根基层,单日最高诊疗量达40余人次。
作为宜都市中医医院疼痛治疗与康复领域的骨干医师,高猛不仅将针灸推拿技术引入乡镇,更通过病例研讨、实操带教,帮助本地医生系统掌握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以前进城看病要折腾整天,现在家门口就能做理疗,效果一点不差!”村民陈大爷的感慨,印证着这场医疗变革的实效。
在“输血+造血”双轮驱动下,聂家河镇卫生院中医科正经历着美丽蜕变:诊疗量同比大幅提升,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30分钟,疼痛康复、节气养生等特色服务渐次铺开,中医药文化展示区更成为村民健康科普“打卡地”。
从高猛忙碌的身影到村民便捷就医的笑容,从新增的艾灸气息到医生日益精湛的医术,一切变化的背后,得益于宜都市中医专科联盟“一院一品”建设的系统布局。
今年年初,宜都市中医专科联盟专家组深入10个乡镇“把脉问诊”,针对人才匮乏、设备短缺、技术单一等突出问题定制解决方案。2月份,该联盟计划通过专家驻点、技术输送、设备支援等举措,系统性培育乡镇特色中医科。
如今,在“一院一品”战略框架下,宜都市中医专科联盟已与包括聂家河镇卫生院在内的9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三年帮扶协议。“基层医疗缺的不仅是人才和技术,更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宜都市中医医院院长张畋介绍,作为宜都市中医专科联盟的牵头单位,宜都市中医医院推出了一套完善的支撑体系:实行专家排班制,每周安排10名高年资中医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坐诊驻点,实现专家下沉常态化;在宜都市中医医院设立中医适宜技术实训基地,方便基层医生随时进修,确保培训考核标准化。
“帮扶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变成‘常青藤’。”聂家河镇卫生院负责人燕波表示,未来,卫生院还将借助联盟资源,拓展中医治未病、康养结合等服务,“要让专家的短期驻点转化为基层医疗的持久提升,为村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责编:刘娟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