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宜都水利综合应急演练硬核护汛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尤田、严玲)4月16日上午,宜都市枝城镇架锅山桃花广场上,一场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防洪度汛综合应急演练紧张展开。

随着防汛监测组拉响红色预警,宜都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治理项目EPC总承包项目部正式启动防洪度汛、消防及综合应急救援实战演练。这场历时3小时的多场景立体化演练,集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医疗救援队等9个专项组协同作战,通过“防、抢、救”全流程实战检验,为即将到来的汛期搭建起立体化安全屏障。

演练聚焦工程安全核心需求,构建“全灾种、全要素、全过程”的实战场景。在幸福渠二期架锅山桃花广场段,模拟连续强降雨引发的5米渠堤决口险情。防洪抢险组10名队员迅即展开沙袋封堵作业,运用1.2米错缝堆砌工艺配合土工布防渗技术,仅用30分钟便完成缺口封堵。与此同时,医疗救护组在高温环境下成功营救“中暑昏迷”人员,现场实施抢救后经由绿色通道转送医院,完整展现“黄金救援”时效性。

在施工营地材料堆场,因电线短路引发的火灾事故处置同样扣人心弦。消防灭火组精准实施初期火情扑救,同步完成油料储存区隔离防护,疏散警戒组按预定路线引导人员安全撤离。

此次演练创新采用“多线作战”模式,通过指挥中心“云端+地面”双调度系统,实现抢险组、医疗组、消防组等8个专业组别信息实时互通。在决堤抢险、火灾扑救、中暑救援三项核心科目中,既验证了沙袋封堵、抽水排涝等22项关键技术指标,更通过多任务并行考验指挥系统的科学决策能力。项目办负责人李小辉全程参与指挥调度,他介绍:“所有演练场景均按1:1比例还原工程实况,决堤点位、撤离路线均与真实预案一致,为的就是要让参演人员在‘真刀真枪’中磨砺应急硬功夫。”

演练同步开展防灾科普。200册《防汛应急手册》发放至周边村民手中,参演人员现场讲解并展示逃生避险技巧,将“演练场”转化为“教育课”,在提升项目团队应急能力的同时,也激活了周边社区的防灾神经末梢。

对于演练中暴露出的消防设备操作不熟练、疏散标识模糊等3项隐患,监测观察组负责人表示,已全部纳入整改清单并限时闭环。针对长效安全机制,项目团队还明确“三措并举”:每月15日固定开展防汛物资巡检,确保5万条沙袋、30台抽水泵等物资随时待命;推行新员工“双导师”培训制,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员防汛技能考核;创新“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将演练场景嵌入智慧水利平台实现动态推演。

“以练筑防,平战结合。” 李小辉在总结时说,通过常态化演练机制,有助于加快构建“工程安全+社区安全”双保障体系,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铜墙铁壁。

此次演练累计投入抢险机械12台、应急物资50余吨,参演人员达180人次,全过程展现了政企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随着演练结束,河畔重现安宁,但项目团队的守护始终在线——他们将用专业与担当,为惠及30 万群众的水利工程编织起全天候安全防护网。

(责编:刘娟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