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闫晨)当高速公路收费站遇上非遗手工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来,湖北交投宜昌运营公司王家畈管理所推出的非遗“兰艺手工鞋”意外“出圈”,一针一线间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更探索出一条“交通+非遗+路衍经济”的融合发展新路。
在宜昌运营公司“兰香集”及“非遗工坊”展示活动中,冬季款“兰艺手工鞋”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天气逐渐炎热,管理所不断探寻非遗手工鞋新形式,推出了夏季款手工鞋。“我们之前做的全部都是绒毛线、绒底,现在天气热起来了,我们就想着可不可以做一些清凉透气的。”管理所负责人熊丹丹说道。
在王家畈管理所活动室内,钩针翻飞,彩线穿梭,职工们利用业余时间精心制作的手工钩织拖鞋整齐陈列。夏款拖鞋以传统钩针技法为基础,以纯棉线、亚麻等天然材料手工钩织而成,融入现代设计元素:鞋面缀有寓意吉祥的立体花朵、波浪纹路,鞋底采用加厚防滑设计,既保留了非遗的质朴韵味,又兼顾实用性与时尚感。职工们笑称:“我们收费要‘快准稳’,但做鞋子得‘慢工出细活’!”
职工们还将钩织过程拍成短视频,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传播,吸引了不少人关注非遗文化,切实把非遗手工艺品从“小众爱好”变成“路衍经济新产业”。
一根钩针,连起传统与现代;一条公路,带动经济与发展。下一步,管理所将拓展更多“交通+非遗”项目,将沿线土特产、传统技艺整合为特色产业链,让路衍经济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