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张红豆)5月16日,湖北宜都市鑫源船厂内,焊光与机械声交织成低碳转型的铿锵序曲——总投资2.25亿元的10艘110米型LNG动力集散两用船舶正式开建。
这一项目不仅是宜都市首个多燃料新能源船舶集群建设项目,更是以“LNG”“甲醇”为单一燃料技术为内核,填补了宜都5000吨级以上新能源货轮建造空白,树起绿色航运标杆,成为“长江大保护”战略下的一颗耀眼明珠。
硬核技术:从“黑烟”到“零碳”的跨越
此次兴创水上客货运输有限公司10艘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宜都市在落实“双碳”行动、推动长江航运绿色转型中迈出关键步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项目作为宜都市首个多燃料新能源船舶集群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25亿元。应用LNG单一燃料动力系统,搭载甲醇清洁能源驱动装置,其129.98米/109.98米总长、16.26米型宽的标准化船型设计,可承载220标箱集装箱及大宗散货混合运输,较传统柴油动力船舶节能30%以上,相当于为长江流域新增130万棵绿树的生态容量。
机制创新:政企共绘“碧水蓝图”
“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三个突破性跨越。”在开工现场,宜都市港航建设养护中心主任刘锦建介绍道,“一是填补了宜都市新能源8000吨级货轮建造空白,二是构建起甲醇/LNG双燃料技术应用示范体系,三是打造了政企协同推进绿色航运的样板工程。”
据悉,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已组建专项服务专班,将依托《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在船舶认证、资金申报、运营审批等环节提供全流程护航。
战略升维:“黄金水道”的生态答卷
项目投运后,预计可有效带动临港产业经济产值,同步将为长江流域船舶清洁化改造提供技术标准和政策参照,推动长江水运从“黑烟尾迹”向“碧波绿影”转型。作为长江大保护的核心节点,宜都市以“生态优先”为锚点,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提交高分实践范例。
焊花落定,龙骨初成。这10艘“绿巨人”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宜都正以科技创新为桨、以绿色发展作帆,奋力书写新时代“长江之歌”的生态篇章,更是在荆楚大地上勾勒出一幅“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生态长卷。宜都,这座长江之滨的奋进之城,正以绿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长江经济带的宏伟蓝图中,写下属于新时代的“生态诗行”。
(责编:向姝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