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谭晓雪)近年来,聂家河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宜居建设为基础、农旅融合发展为路径、基层治理创新为动力,系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以聂家河村凉水井湾落为例,该湾落辖1个村民小组,42户125人,“人工天河”——幸福渠穿境而过,具有群山环抱、绿水萦绕的自然优势。自开展综合整治以来,凉水井湾落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和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改善了乡村面貌,激活了发展动力,擦亮了美丽湾落底色。
人居环境焕发“乡村美”
针对违建棚房、空中飞线等突出问题,集中清除湾落公路沿线、房前屋后违法建筑5处,清理废弃棚舍10余个。同步推进电网线路整治,对杂乱杆线进行规范入地、捆扎美化,让村居天际线更加清爽整洁。
采取“示范带动+农户自改”模式,评选示范庭院10户,带动周边群众自主改造庭院20余户。持续推进“四小整治”通过就地取材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柴房等微景观,拆除危旧房屋2间,改造畜禽圈舍10余处,既保留了乡村特色,又实现了杂物归整、庭院美化,实现村庄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效融合。
建立村组户三级环卫管护机制,在湾落配备专职保洁员,划定责任区每日巡查清扫。推行“门前三包”和积分制度,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新建垃圾分类亭3座,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村庄环境保持常态洁净。
产业升级绘就“田园美”
高标准实施田地整治项目,实施“小田并大田”整治工程,将180余块零散耕地整合为12块集中连片农田,配套建设机耕道路,建成3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为规模化种植打好基础。
依托幸福渠灌区灌溉示范园项目,打造覆盖520亩园区的智能灌溉网络,实施茶园微喷、果园滴灌等差异化灌溉,安装7套土壤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数据,打造“省水高效”的智慧农业。
引进宜昌可也农业公司,开发“金玉粮田”粮油基地,推广“油菜+蔬菜”轮作模式,年产值提升40%。打造春赏花、夏采茶、秋收瓜的体验路线,配套建设采摘园、农家乐,带动村民参与经营,让农田变景点、产品变商品。
优化治理绽放“和谐美”
推行“支部+党员+群众”三级联动,成立湾组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湾落党支部党员包联群众,以“三访”活动为牵引,扎实开展联系服务群众“百千万”活动,以组织引领推动湾组治理效能提升。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以工换工”治理模式,组织湾落10余名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召开“屋场会”收集民情民意20余条,谋划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工程等民生项目3个;由湾组长、党员牵头开展纠纷调解,全年化解邻里矛盾、土地权属等问题1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大力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家风故事会、广场舞培训、“闹元宵”“包粽子”“寻味聂河”等10余场活动,覆盖群众500余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文明乡风大家创”的良好氛围。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