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赛道上,我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奋力奔跑。然而,毒品这一隐形的“毒蛇”,却时刻觊觎着我们纯真的心灵,试图将我们引入歧途。为深入推动禁毒宣传进校园,在新学期里继续提高全体师生及家长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增强抵制毒品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禁毒知识,提高辨别常见毒品伪装的能力吧!

什么是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雨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关键词:成瘾成癖,药品毒品本身也是药品,之所以称为毒品是因为它能够使人成瘾成癖,失去理智,危害巨大!

常见的毒品
01
形态: 生鸦片,褐色或黑色块状,外脆内粘有陈旧的尿味,味苦;熟鸦片,棕色或金黄色柔软油腻状。
危害:体质衰弱,精神颓废,染病,中毒,猝死。
02
外型:白色粉末状
危害:精神分裂,排泄失控,猝死,对思维和记忆造成巨大损害。
03
外型:白色晶体状(像水糖),“红冰”为紫红色,“麻古”为红、绿小药片。
危害:精神疾病,自残,攻击他人,猝死。
04
外型:白or浅棕or粉红的粉末或颗粒。
危害:精神疾病,心理变态,攻击性,机体功能异常,猝死。
05
外型:白色粉末晶状体
危害:精神疾病,心理变态,攻击性,机体功能异常,猝死。
06
外型:白色粉状或药片
危害:精神失常,嗜睡, 思维异常机体功能异常,猝死。
07
外型:各种色彩的盐状or晶状物
危害:精神失常,失控,自残,攻击性(啃咬他人),猝死。
08
外型:各种色彩的小药片[似糖果]
危害: 精神疾病,摇断脖子,攻击他人,中毒,猝死。
09
外型:瓶装液态物[止咳水]
危害:精神异常,机体功能异常,骨头粉碎,变矮,瘫痪,死亡。

毒品的伪装
大家都知道毒品是不能碰的,而毒贩为了使人染毒也是费尽心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贩毒者给毒品使用的“易容术”......常见伪装奶茶、咖啡、橙汁等内含毒品k粉、摇头丸常见伪装跳跳糖、糖果、巧克力棒棒糖、胶囊、饼 干内含毒品摇头丸、 可卡因、冰毒、大麻常见伪装茶包、茶叶、干花等内含毒品大麻、阿拉伯茶等。

如何远离毒品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就能有效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不进入不正规夜店、酒吧等场所,绝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物品等,不随便跟随他人外出、游玩等。

家长管控
家长应自觉学习了解毒品知识与毒品危害性,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国家禁毒法规,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加强孩子毒品知识与危害及防毒拒毒观念、意识、法规、知识与技能教育,增强提高孩子防(拒)毒意识与能力。强化孩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防毒拒毒教育监管督导,禁止孩子去网吧、歌舞(游戏)厅等易染毒、涉毒的复杂环境。教育督导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及饮料,谨慎交友,抵制毒品,防范结交和远离吸毒涉毒朋友与被人引诱吸毒。密切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现孩子异常行为,及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流,促进家校协同教育,防范学生逃避现实而沾毒吸毒。配合学校防(拒)毒宣传教育,营造家校防禁毒氛围和毒品防禁网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