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宜都作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紧握发展“接力棒”,坚定贯彻“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战略部署,全力培育文旅“增长点”,绘就“全域皆景、全时火爆、全民共享”的美好画卷,为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一、找准定位,融入发展大局
宜都需以打造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基地和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为目标,主动融入国家、省和宜昌市文旅产业发展大局。
一方面要抢抓发展机遇,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布局夜间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业态。借助三峡水运新通道、呼南高铁等项目建设契机,实施资源开发和融“带”入“圈”战略,扩大产业规模。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三峡千古情的IP引领作用,开通游轮专线,推动其融入长江“两坝一峡”核心景区。利用长江与清江交汇优势,打造清江康养、长江观光精品线路,串联周边知名景点,使宜都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清江生态文化旅游带的重要节点。
二、项目支撑,壮大产业引擎
项目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宜都应秉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首先,要做实规划支撑,以鲟龙湾、清江湾片区开发为重点,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完善项目库,打造康养旅游核心产品聚集区。其次,做深政策研究,抓住“两重两新”和城市更新等政策机遇,围绕文旅融合大格局,精准招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最后,做细服务保障,通过“双千”服务,深入企业走访,协调解决立项、规划等前期问题,加速清江湾冰雪运动、鲟龙湾星级酒店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营。
三、厚植文化,涵养城市气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宜都应系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强化系统施策,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保护办法,加快城背溪遗址整治等项目实施和万里茶道宜都段申遗工作。深化研究阐释,对城背溪文化、杨守敬文化等43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拍摄纪录片,出版文史专辑,创作文旅小戏,将宜都打造成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重要节点。同时,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构建以文物展览、文创、历史场景等为支撑的利用体系,推广市场化节庆活动模式,将杨守敬文化活动周等打造成全国知名节会品牌。
四、培育消费,提振市场活力
为实现文旅市场旺季更旺、淡季不淡,宜都需积极培育消费场景。以示范创建提升旅游品质,支持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峡千古情创建AAAA级景区,推动酒店、民宿等提档升级,申报各类试点项目和创建夜间消费集聚区。以业态创新丰富旅游体验,发展“文旅 +”经济,建设一批微度假营地项目,鼓励旅拍、实景剧本杀等潮玩业态,丰富清江夜游内容,引进水上运动赛事,升级鲟龙水街夜间消费区,打造多元消费场景。以宣传推介叫响文旅品牌,对接“宜荆荆”都市圈龙头旅行社,借助呼南高铁开通机遇,开展四季主题营销,与主流媒体合作,邀请网红达人宣传,提升宜都文旅知名度。
培育文旅“增长点”,是宜都助力支点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找准定位、做强项目、厚植文化、培育消费等多方面发力,宜都定能在文旅产业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独特力量,让“两江明珠 大美宜都”成为更多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文旅局 卢秀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