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杨祖云)近日,宜昌市科技局公示《2025年拟立项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清单》,宜都市中医医院申报的三项中医药特色临床研究项目榜上有名。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彰显了该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领域的强劲实力,更为该院学科建设与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
此次获批的三个项目均紧扣中医药特色疗法与药物在重大、疑难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挖掘,展现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研的深度融合。其中,《解毒软肝片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聚焦医院自制制剂的循证医学验证,该制剂由茵陈、败酱草、鳖甲等15味中药材科学配伍而成。研究将量化评估中药逆转肝纤维化的效果,为肝炎肝硬化治疗搭建起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诊疗标准的沟通桥梁,为临床肝炎肝硬化提供全新的治疗思路。“这是我们脾胃病科团队与肝病抗争30年的临床结晶。”项目负责人鲁磊介绍。
由杨冬琳等人开展的《棍针疗法结合自拟清肺汤治疗喘证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观察》,创新性地将传统棍针疗法与中药方剂结合。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项目将系统评估该联合疗法的临床实用性与安全性,深入探讨其在喘证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呼吸系统疑难病症提供更多中医解决方案。
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张禹领衔的《金黄散治疗痛风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则直面痛风患者年轻化趋势——据该院临床数据显示,年轻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不乏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他们通过对206例痛风患者的系统观察,发现金黄散中姜黄、大黄等成分能显著抑制尿酸盐结晶沉积。“这一发现对年轻患者尤为重要。”张禹介绍,项目将为规避西药肝肾毒性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填补青少年痛风安全治疗领域的研究空白。
“三项项目同时立项,是上级科技主管部门对我院坚持中医药特色发展道路、深耕临床科研的充分肯定。”宜都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李智勇表示,该院将组建专项科研团队,保障研究资源投入,严格督办项目进度,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丰富中医药治疗手段,“未来,医院也将进一步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中医力量。”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