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宜业之港 赋能航运枢纽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田洁明 张艳)“近期我们港口的三个泊位,每天都是满负荷作业,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12点,主要是迎峰度夏的电煤、原材料进出口,平均每天都可以达到1万吨的吞吐量。”近日,湖北宜昌港务集团宜都港(简称“宜都港”)副经理张焱穹向来走访的宜都市税务局税务干部介绍道。

退税赋能“送恭贺”。对于从事仓储物流的企业来说,有充足的资金流就是“有了底”。作为宜昌市首个智能码头,宜都港可高效连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带,是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该企业成立之初,红花套税务分局就主动上门服务,仅增值税留抵进项税退税优惠政策这一项,宜都港就享受了优惠1523.77万元。“真金白银”推动了港口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我们的机械设备都是定制的钢结构,吊装能力比较强,设备精良,操作也很便捷。”据宜都港财务负责人张蔷介绍,港口的装卸、库场作业等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日益精进,也离不开“税收红包”的支持。2024年,宜都港交出了2881万元的历史最好答卷。

精准服务“白名单”。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产业发展精准服务‘税企链’项目”为契机,为企业纾困解难。在走访中,红花套税务分局紧扣市场主体诉求,按照企业类型-优惠条款逐一画像,确保税收优惠“准快实优”惠及企业。2023年,税务部门敏锐察觉到《关于继续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可以精准匹配宜都港的实际,按照公告,宜都港符合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优惠相关条件。“这项优惠政策可以用到2027年,政策一出台我们就上门进行了宣讲。”红花套税务分局局长熊涛表示。此次,税务局干部走进宜都港实地查看了码头的仓储仓库、智能化装卸设备、动态船舶调度系统,核实了业务的真实性,切实让税收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近三年,宜都港享受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优惠政策1566.14万元。

风险防范“夯支点”。宜都港的未来图景中,将瞄准三峡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的机遇,搭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纵深推进智慧港口建设。为护航港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风控”体系。

一方面,依托平台数据集成与分析能力,对港口企业货物吞吐、仓储租赁、船舶代理等经营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和智能比对,精准识别如申报品目异常、关联交易定价疑点等潜在问题。另一方面,紧扣这些实时挖掘出的疑点数据,税务部门建立了“靶向式”风险预警与推送机制。通过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税企互动平台定向提醒、重点企业“税务健康体检”报告等多种方式,主动、及时地向相关港口企业发出涉税风险提示,有效应对在大宗商品交易、跨境应税行为等复杂业务申报中遇到的困难与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市税务局对全部市场主体发送健康监测疑点数据1002次,专班面向港口企业宣讲风险业务知识4次,有效提升了港口企业的税法遵从度、智慧转型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为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税务支撑。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