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这样写好防灾减灾“安全文章”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江红艳)宜都市蝉联全国百强县市,成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典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安全,宜都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坚持因地因情制宜,下足防灾减灾功夫,做好防灾减灾文章,全力护航安全发展。

工程提级,防灾减灾焕发新气象。陆续推进沿江涵闸泵站更新改造,防洪排涝标准能力显著大幅提升。逐步推进堰塘和中小流域分类系统治理,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实施穿城而过的解放排洪沟整治,成为内涝治理和城市更新的典范。通过大力推进群众饮水提质提效和大水厂大管网大延伸工程,山区乡镇因旱饮水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建成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库和重点乡镇片区消防站所,应急指挥调度和抢险救援得到有效保障。一处处防灾减灾工程的推进实施和焕新升级,使水旱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和消除,防灾应急短板得到有效填补和加强。防灾减灾硬支撑强化焕发新面貌,让城乡融合发展基础更坚实。

工作创新,防灾减灾触发新活力。向上争取并扎实推进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水预算管理等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宜都模式”,管好水用好水,节约水保护水,为水旱灾害防御走出新路径,为全市安全发展做好水保障。每年安排一定投入购买“幸福宜都 普惠民生”综合保险和应急救援补偿保险,为不同人群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灾难提供兜底保障。以“345”方式打造区域融合型10分钟救援圈,让面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预防响应更迅捷。建设防灾减灾综合教育基地,灾害防范宣传情景式生动走向百姓。一项项防灾减灾工作的创新落地和有效施行,防灾减灾防线变得更全面,灾害防范应对变得更从容。防灾减灾软实力持续展现新活力,让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支撑更坚实。

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激发新动能。新桥河流域上新建的三座气盾坝在今年汛期强降雨期间通过智能监测系统适时调度降坝泄洪和升坝蓄水运行,让河道防洪保安和蓄水保灌实现双赢保障。建设综合减灾辅助支撑平台,整合多部门监测感知设备和数据汇集共享,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联全市,一脑统全局”,为防灾应急提供全面及时的资源数据支持。开发“智慧减灾”程序,基层灾害情况实现实时随手拍传报。打造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数千余个“智慧哨兵”全天候悄然守护老旧小区消防安全。一个个智慧化防灾减灾系统的试点建设和推广应用,灾害防御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灾害预警处置实现靶向秒级叫应响应。防灾减灾科技力激发呈现新动能,让全域安全发展支持更稳固。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