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喻刘稀 周良)近日,宜都市应急管理局正式出台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回访制度》,旨在破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过程中“一罚了之”困局,推动执法效能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双向提升。该制度以常态化、规范化回访为抓手,既有效追踪了企业隐患的整改实效,又倾听了企业的反馈与诉求,使执法过程成了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双重“催化剂”,为区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和营商环境优化注入了新动能。
从“点”到“面”延伸监管链条韧性。宜都市应急管理局明确“执法最终目的是保障安全”的核心理念,通过回访制度将管理链条主动向后延伸,实现从“单点整改”到“全面规范”升级。回访过程中,不仅核查具体隐患的整改实效,更关注企业是否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是否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动态的行动自觉。同时,制定标准化回访清单与时限要求,确保每一次执法都有后续跟进、每一个问题都有闭环管理。这种“持续跟进”的监管模式,有效破解了“查而不改、改而无效”的难题,凸显了监管的深度与韧性。
从“单向”到“双向”倒逼执法规范透明。回访制度的关键在于构建“双向互动”沟通渠道,让回访既监督整改,又倾听意见。一方面,执法人员通过执法回访等方式精准核查隐患消除情况,并推动企业举一反三,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另一方面,将企业对执法程序、执法态度、廉洁自律、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具体评价和建议作为衡量执法工作的重要标尺,有针对性地优化执法流程、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队伍建设,有效增进了政企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从“监管”到“治理”提升综合质效。回访制度的深层价值,在于推动应急管理从单一行政管理向多元协同治理的转变。通过回访精准获取了政策法规在基层落实的“第一反馈”,及时发现了执法中的堵点、难点,使执法效能得到真实检验与持续提升。企业则在“有温度的监管”中感受到合法权益被尊重,合理诉求被回应,进而从“要我安全”的被动接受,转向“我要安全”的主动践行。这种双向赋能的治理模式,既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也优化了营商环境,成为宜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回访制度》以“小切口”撬动了“大提升”,不仅是应急管理部门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举措,更为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推进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范式。下一步,宜都市将持续完善这一制度,推动安全监管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