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王倩)为持续深化校园安全教育,切实提升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于9月28日走进宜都市创新学校,为该校七年级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让安全守护的种子在校园落地生根。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模式,致力于将专业急救技能转化为师生易懂、易学、易用的实用能力。培训现场,医院急诊团队的医护人员聚焦校园及日常生活中高频突发场景,围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三大核心急救技能展开系统讲解。他们结合真实救援案例,生动剖析“黄金四分钟”在生命救援中的决定性作用。一个个惊心的案例、一组组关键的数据,不仅引发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且秩序井然。
实操演练环节是本次培训的“重头戏”。医护讲师们借助专业人体模型,开启“手把手”教学模式,将急救流程拆解为一个个清晰易懂的步骤:从如何快速判断患者意识与呼吸、规范进行紧急呼救,到准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沟通技巧;从胸外按压的精准部位、标准深度与频率把控,到开放气道、实施人工呼吸的规范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演示与重点强调。讲师们还走到学生中间,逐一纠正操作姿势,确保每位参与演练的师生都能掌握标准化急救动作,真正实现“学即能用”。
针对被称为“救命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医护团队用通俗化语言拆解其工作原理,通过模拟操作演示完整使用流程,有效化解了师生们对设备的陌生感与畏惧心理。“AED开机后会有语音提示,大家不用慌,跟着步骤做就好!”简单直白的讲解,让AED使用方法深深印在学生们心中。
培训期间,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对各类急救知识问题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学习成效,也让安全理念在互动中进一步深化。
生命无价,急救有情。此次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更是一次爱心与责任的传递。它成功在师生心中播下了敬畏生命、敢于施救、科学施救的种子,切实提升了校园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