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支部好支书】中光社区的“三线”新生

开播语

近年来,全市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支部”和“好支书”。为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强化正向激励,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市委组织部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好支部好支书】专栏,介绍一批“好支部”“好支书”的先进事迹。今天请看第四期《中光社区的“三线”新生》。

宜都融媒讯(记者 夏梦瑶 何明君)高坝洲镇中光社区,前身是国营388厂的家属区。面对企业搬迁后设施老化、人口老龄化等现实挑战,中光社区党总支以服务凝聚人心,用文化激活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振兴之路。  

中光社区党总支在深入走访中,发现老职工对三线建设历史怀有深厚感情。经充分讨论,决定将集体记忆转化为社区资源,筹建三线文化展览馆的设想获得居民积极响应。没有资金,就像燕子衔泥般争取筹措。没有展品,居民纷纷捐出老照片、老工件,自发组成“史料审核团”。2024年春,全国首个以三线军工船舶为主题的展览馆在原中光职工大澡堂旧址落成。

中光社区党员李功臣说:“社区举办展览馆的时候需要一些老物件,我就把自行车拿出来,本身年头比较长了,对我来说很珍贵。社区要把它作为一个展品,我也很高兴,很感动。”

文化展览馆的建成,成为社区发展的转折点。社区趁热打铁,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开发沉浸式研学课程,推出军工搪瓷杯、帆布包等文创产品,联合商户打造“参观——体验——消费”服务链。通过盘活社区资源、发展特色文旅,社区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周边商铺营业额提升逾40%,文化资源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高坝洲镇中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邹晓龙表示:“作为基层党组织,就是要服务好居民,同时把社区的资源盘活用好。把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既让老文化活起来,又为社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这份发展成就,源于社区党总支多年来扎实的群众工作。重整社区的第一步在于凝聚人心,社区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建立“分片包户、每户必访”工作机制。四年来,累计协调解决了房产证办理、公交线路开通、社区医务室设立等历史遗留问题及其他问题近千件,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中光社区老居民张少英在这里住了58年,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她感慨道:“社区里很关心我们老人,(我们)一般有事都给社区打电话,(工作人员)马上就去,过节还送饺子到家里来,挺温暖的。”

在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中光社区还通过一系列暖心活动凝聚社区情感。连续四年的周一升旗仪式、每季度的“银龄寿辰”集体生日宴、除夕送“幸福水饺”、每日“听声见人”关爱行动,这些看似平常的坚持,已成为社区最牢固的情感纽带。

“我们的服务是以居民需求为核心的贴心式服务,注重回应(居民)个性化深层次需求,通过主动倾听、快速响应,用有温度的互动替代机械的流程,让居民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高坝洲镇中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邹晓龙补充道。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