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同行

11月15日的宜都,虽已步入隆冬时节,却因一场跨越九年的温暖之约而暖意融融。这一天,我作为宜都市义工协会的一员,与二十余名志愿者一同参与了“乐善助学”项目的执行。

活动前,义工们已提前做好分工,共计分成13组,分别驱车前往宜都市各乡镇,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助学金、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深切关怀,精准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这是我第二次投身其中,而这份与爱同行的经历,每一次都让我的内心充满滚烫的力量。

活动现场,“乐善助学”宜都站负责人潘艳丽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参与者的心声。“隆冬渐渐的十一月,在这个异常温暖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乐善助学在宜都的第九年回访。”她的声音里满是感恩,“特别感谢宜都市关工委、市团委、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更要感谢义工协会的鼎力相助——没有这一群可爱的人,我们每次的活动不会如此顺利圆满。”话音落下时,身边志愿者们的掌声格外响亮,我们都明白,这份温暖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成果。

“最要感恩的,是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心人士。”潘艳丽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孩子们,语气愈发真挚,“是你们的大爱无私、不求回报,才让宜都的孩子们活得温暖而幸福,才给了他们自信与朝气。这份付出,再多‘感恩’与‘谢谢’都显得苍白。”

这番话让我想起潘艳丽分享的自己的经历:九年助学路,她参与了八年,与罗凤芹女士搭档七年。“我们的宝贝们,从当初需要我们蹲下来聊天的小不点,长成了如今要我们仰头才能交流的少年。”她笑着说,有的孩子从小学一路被资助到大学,甚至已经踏入职场。听到这里,我看着不远处正与爱心人士分享学习心得的孩子,眼眶不禁发热——九年时光,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身高与年龄,不变的是爱心人士与义工们的坚守,以及那份跨越山海的牵挂。

今年的回访中,几个温暖的瞬间尤其让我动容。有几位受助孩子的家庭情况明显好转,家长们主动找到志愿者,诚恳地提出将资助名额让给更需要的孩子。这份“推让”背后,是被爱意滋养出的纯真与善良,也是“乐善助学”最动人的回响——它不仅为困境中的家庭送去帮助,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感恩与向善的种子。

作为一名义工,两次参与让我深刻体会到潘艳丽所说的“幸福”——那是看着孩子眼中燃起希望的光时的满足,是传递爱心时掌心的温度,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并肩前行的踏实。当我帮孩子们接过助学金和爱心礼物,听他们轻声说“谢谢阿姨”;当我和家长们交流,了解到孩子最近的进步与变化,就越发明白:义工的价值,不在于多么惊天动地的付出,而在于用点滴行动搭建起爱的桥梁,让受助者感受到被世界温柔以待。

一年又一年,“乐善宝贝”的数量在慢慢减少,这是最令人欣慰的消息——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困境,奔赴更好的未来。九年助学路,“乐善”的名字早已成为宜都大地上温暖的符号,它见证着爱心的传递,也见证着成长的奇迹。

活动落幕时,夕阳为宜都的山山水水镀上暖金。我知道,这场爱心之约不是终点。正如潘艳丽所说,我们期待更多有爱的人加入,让宜都充满爱。而于我而言,“乐善助学”不仅是一场公益活动,更是一堂关于初心与坚守的课程。它让我懂得,善意从不会被辜负,坚守终将结出硕果。

爱不止步,温暖同行。我愿继续以义工的身份,守护这份跨越九年的约定,也盼着更多人能与我们并肩,让更多困境中的孩子,在爱心的浇灌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文/ 宜都市义工协会 邓金虎)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