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支部好支书】红春社区:“党建红”引领“治理红” 集体经济反哺绘就民生新景

开播语

近年来,全市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支部”和“好支书”。为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强化正向激励,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市委组织部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好支部好支书】专栏,介绍一批“好支部”“好支书”的先进事迹。今天请看第九期《红春社区:“党建红”引领“治理红” 集体经济反哺绘就民生新景》。


宜都融媒讯(记者 朱敏)近年来,陆城街道红春社区党委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科学谋划以集体经济成果反哺社区民生,扎实推动各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展现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强劲活力与担当。

作为“村改居”社区,红春社区曾面临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散居区域管理无序等长期困扰居民的治理难题。面对这一现实挑战,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红”引领“治理红”,通过建立“三方联动会”“五方联动会”等协同机制,创新推出“一小区一模式”物业管理新格局。

“(针对不同小区)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像清江小区就是红色公益性物业托底;无线电小区就是属于由业委会‘一肩挑’,(实行)高度业主自治管理模式;棉纺厂小区就是采取车共体联合管理的模式。”陆城街道红春社区工作人员宋菊芳介绍道。

在典型的“三无小区”清江小区,社区党委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多方筹措资金2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并引入社区公益物业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小区物业收费率从原先不足2%大幅提升至90%,实现了从“无人管”到“有序管”的华丽转身。

清江小区居民张晓芹满脸笑意地说:“自从2021年红春社区入驻以来,对这个小区进行了全面改造,现在我们的清洁卫生方面有人打扫,绿化带也定期修剪,(还)装了充电桩和体育器材,居民们确实是蛮满意。”

在着力破解治理难题的同时,社区党委将发展集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资源整合、项目攻坚、民生优先三大策略,逐步形成了“强化服务、拓宽路径、优化结构”三措并举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陆城街道红春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强介绍:“另外我们还努力优化资产管理,严防资金跑冒滴漏。社区梳理存量资产,制定阶梯租赁报价,结合租户经营状况,以社区风险承受力定制租金收取方式,(安排)专人管理。”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于民。社区党委将集体经济增长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通过吸纳社会资本新建社区医务室,提升居民就诊便捷度。实施供水“一户一表”全域改造、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系列工程。持续改善散居片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这些务实举措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陆城街道红春社区党委书记刘雨佳表示:“我们要传承原来老红春刘正国书记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第二个就是要加强学习新的理论和基层治理这些文件精神,与社区的实际相结合。我们现在都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要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来服务好社区的居民。”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