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以科创“关键变量”撬动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湖北宜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2024年,湖北省宜都市新增60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东阳光生化制药成长为湖北省“驼鹿”企业。连续9年跻身全国百强县的宜都,向“新”聚势、向“绿”攀高,正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这里坐拥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产业基地,磷矿保有储量超湖北省总量的50%,依托优良资源禀赋,发展好磷化工产业,是宜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答题”。

位于宜都化工园的兴发集团宜都绿色生态产业园,依托兴发集团磷化工优势,先后建成国内最先进的300万吨/年选矿、200万吨/年硫磺制酸、68万吨/年湿法磷酸及1000万吨/年货运码头等项目,成立、引进宜都兴发、宁通物流、兴兴环保、长投兴耀等成员企业。

落户园区的兴晨科技有限公司由兴发集团旗下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与江苏仁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主要生产2,4—D除草剂,产品出口到南美及东南亚地区,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2月13日,泰盛化工独家制定的草甘膦原药国际标准FAO Specification 284/TC成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标准评审并正式发布。“先进的生产工艺加上一流的管理体系,必将推动2,4—D除草剂产品抢占全球市场,为千亿兴发赋能发力。”兴晨科技副总经理郑海阳表示。

相隔不远的湖北磷氟锂业有限公司同样是今年初投产的企业,也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该企业设计年产10万吨磷酸二氢锂,预计年产值达7亿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磷酸二氢锂生产厂家。

“借助园区兴发集团磷酸生产基地及配套优势,公司在成本控制及生产工艺上占有绝对优势,产品纯度达到99.7%,这在行业内属于最高水平。”磷氟锂业办公室主任胡鹏介绍,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初级产品,高纯度磷酸二氢锂为下游磷酸铁锂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低温性能、增加续航里程具有重要意义。

宜昌市皓晨低碳有限公司,则将园区废气加以综合利用,形成年产20万吨液体二氧化碳能力。该公司通过管道将兴发园区产生的工业废气输送进厂内,经过蒸压过滤、吸附、冷却降温、精馏等生产工艺,生成液体二氧化碳。

“按现在的工艺流程,生产一吨液体二氧化碳可消耗505立方米工业废气,按每年20万吨产能计算,公司一年可消耗工业废气上亿立方米。未来,公司年产能将扩充到40万吨,每年可为兴发园区消耗工业废气2亿立方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眼下,宜都正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标杆为契机,持续优化创新型产业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增强企业“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

(来源:中国科技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