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盘活闲置资产 唤醒沉睡资源

——宜都探索节约集约用地、多村连片发展模式

日前,位于宜都市姚家店镇莲花堰电商物流中心的宜昌市悦来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行。 三峡日报通讯员 朱敏 摄

5月9日早上7点,宜都市姚家店镇莲花堰电商物流中心,印刷厂、食品厂、镜片厂等多家企业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园区内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该园区是莲花堰社区自筹资金建成的,占地29亩,配备了1.9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仓储空间,加之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投用以后便成为企业争相入驻的“香饽饽”。

“园区靠近万达广场,距离主城区陆城仅一刻钟路程,是宜都继雅斯之后打造的另一商业集聚区,商铺多、人流量大,所以把店铺开在这边,而且这里仓库多、空间大,对我们发展电商来说非常便利。”商户熊亚丹说道。

过去,闲置资源一度成为莲花堰发展的“绊脚石”,如何挖潜增效,以“地”生“金”?

莲花堰社区以“腾笼换鸟”的魄力破局,通过创新合作运营模式,唤醒沉睡的集体资源,摇身变为持续“造血”的经济引擎,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跃升至260万元,完成了从“资源闲置”到“价值释放”的蜕变。目前,莲花堰电商物流中心出租面积达到近1万平方米,每年为集体经济收益创造约120万元。

近年来,宜都市坚持将盘活资产、资源、资金“三资”作为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重要抓手,全面摸排闲置低效用地情况,分类制定盘活措施,“一地一招”精准施策,串村联片聚势凝力,实现集约利用土地,带动当地实现“多赢”,让“寸土”巧“生金”。

除了盘活“三资”,让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宜都市还探索多村连片发展模式,打造“集体经济共同体”。

日前,在枝城镇三畈两河片区,各村春种、春管等生产有序推进。在田间地头,为泉水河村救心菜锄草、为全心畈村桃园疏果剪枝的农民,并不单一来自本村,也有来自片区社会服务队的人员。

随着乡村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该片区共组建起5个中心:洋津畈村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中心、全心畈村农业劳务社会化服务中心、梁家畈村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赤溪河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中心、泉水河村道地药材深加工服务中心,他们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了共享互通。

泉水河村党总支书记薛昌奎说:“考虑到乡村实际,我们实行产业规模化种植,保证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种植、统一销售,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发展。”

“我们充分整合三畈两河片区资源,将集体资源连片整合、取长补短,把集体资产盘活,并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乡村振兴规划,推进抱团发展。”枝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健补充道。

目前,三畈两河片区共流转土地5000亩,统一开展耕种防收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电商直播带货服务,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

据悉,枝城镇“三畈两河”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4年片区所辖村集体收入共计350.77万元,较2023年增长14.2%。2024年片区共整合闲置资源1300.64亩,产生经济效益64.9万元,受益农户达384户。

接下来,宜都市还将进一步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提高监管质效,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农业市场经营主体,高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三峡日报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朱敏 江传堃

(来源: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