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商报】孙桦林:一个选矿人的“磷”界突围

孙桦林在做实验。宜都兴发化工供图

在宜都兴发化工的浮选车间里,机器轰鸣,泡沫翻涌——一车车低品位磷矿,正通过湿法磷酸清洁生产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全反浮选新工艺”,魔术般变成高纯度精矿;而堆积如山的磷石膏废渣,则经过同步浮选除杂,“脱胎换骨”为雪白的建材原料。

而这两项技术攻克,得益于该研究中心科研骨干、“85后”工程师孙桦林与团队成员长达7年的不懈努力。

孙桦林不仅首创“全反浮选新工艺”,推动难选硅钙质胶磷矿利用率提升至工业应用水平,还研发“磷石膏同步浮选除杂工艺”,让工业废料变身高价值建材原料。

2018年加入宜都兴发化工以来,孙桦林坚持不断创新。面对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难以高效利用的行业困境,在无任何行业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孙桦林所在团队完成百余项试验论证,最终建成行业首个百万吨级生产线。这项技术不仅促进了企业自有磷矿的高效利用,更为全国磷矿行业中低品位矿石开发提供示范样本。

当行业还在为磷石膏堆存引发的环保问题头疼时,孙桦林已从磷石膏后端除杂净化入手,创新开发“磷石膏同步浮选除杂工艺”,实现磷石膏白度和纯度的双提升,为下游石膏建材企业稳定供应优质原料。他主动对接前沿技术,带队赴包头开展“合成硫酸钙制备工艺”的扩大试验,积累关键数据以支撑中试装置建设。这项新技术为实现磷石膏资源化、高端化、高值化的利用创造了可能。

2023年,孙桦林再次用实力证明技术创新就是生产力——他响应公司“挖潜增效”号召,扎根生产一线实施“单反浮选工艺优化”,通过小试-中试-工业试验全链条创新,在保障精矿质量稳定的前提下,显著提升矿石分选产率,创造可观经济效益。这一系列技术革新改造让传统装置焕发新生。

如今,孙桦林正带领“95后”的年轻团队,继续锚定湿法磷酸清洁生产创新目标,向湿法磷酸清洁生产的新高峰发起冲锋。“资源利用没有天花板,我们的创新也不该有边界。”孙桦林说。 三峡商报记者 方勇华 孙玉敏

(来源:三峡商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