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茶元寺水权回购三天签约四百多单

水权能换钱 节水可增收

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曾林丹)“水权能换钱,节水还增收,这项改革真是‘改’到咱心坎上了!”5月15日,宜都市松木坪镇茶元寺村七组的水权回购现场签单会率先“开张”,一村民攥着签订的水权回购协议,脸上笑意难掩。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村干部用接地气的语言把复杂的改革政策讲得明明白白,结合村民关心的收益、用水便利性等问题,现场进行答疑解惑。首日成功签订83单,打响了改革的“头炮”。次日,村委会大厅的签单会人气更旺,村党总支书记郑全方通过“案例讲解+互动交流”的方式,深入解读水权交易规则,打消了村民顾虑。当天新增143单签约,第三天新增243单,连续三天的有序推进,为该村用水权改革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次改革是茶元寺村盘活水资源的创新实践,三场水权回购签单会累计签约469单。早在2004年、2014年,该村已完成两轮堰塘确权工作,在此基础上,将水资源使用权进一步细化,打造可流转、可交易的“水权资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均可遵循自愿、公平、有偿原则,通过转让、租赁、抵押等方式参与交易,覆盖农业灌溉、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全场景。这种市场化配置模式,成为激活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水权改革不仅是资源的重新分配,更是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契机。”郑全方介绍,通过水权交易,水资源将流向高效利用领域,避免浪费。交易收益将定向投入智慧水利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推广等项目,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例如,村民通过节水积累的富余水权可转化为经济收益,这促使大家主动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形成‘节水——增效——增收’的良性循环,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价值。”

目前,茶元寺村已启动水权交易数字化平台建设,未来将实现水权登记、交易、监管全流程线上化。下一步,该村计划联动农业企业、科研机构,探索“水权+数字水利”“水权+生态治理”等模式,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来源: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