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商报】爱捡石头的女孩破译选矿密码

——兴发集团磷矿采选中心五级研究员陈慧的科研路

陈慧在选矿车间查看设备参数

5月23日,在位于兴山县榛子乡群山环抱的后坪磷矿基地,一位身着橙灰工装的“80后”女性穿梭于管罐林立的选矿车间,时而俯身查看矿石样本,时而与技术人员讨论工艺参数。

她就是兴发集团磷矿采选中心五级研究员陈慧。在她的办公室,摆放着许多闪闪发光的“矿石”,这些是她与团队的研究对象,每颗矿石都记录着她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深耕细研、默默奉献的青春。

与石结缘,种下金石为开的梦

大眼睛、娇小的个子、清秀的样貌与文静的气质……记者初次见到陈慧,若不是穿着一身橙灰相间的工作服和头上的安全帽,很难将她与矿山、选矿工程这些词汇联系起来。

“可能我天生和石头有缘,我一直认为每块矿石都是加密的地质日记,我的工作就是要破译它们的密码。”陈慧说自己也说不出迷上石头的原因,但确实因为热爱才进入这一行。

陈慧1984出生于仙桃,幼时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特别喜欢捡各种石头玩,尤其是那些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为满足她的好奇心,家人也经常陪她一起捡石头,并将这些石头分类后保存下来。

慢慢地,陈慧开始痴迷于收集石头,常在假期寻找那些独特的石头,研究石头的形状、颜色,记录每块石头的纹理、大小、重量和密度等特征。

“我之前的职业梦想是考古。”陈慧回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一位大学教授提到,“考古是揭秘尘封历史,矿石可以创造美好未来。”这句话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她开始详细了解与石头相关的专业。

高考后,陈慧毅然决定填报武汉工程大学的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喜欢归喜欢,但家人、朋友让她考虑清楚,如果将来从事与矿石打交道的职业,工作条件可能会很艰苦。她笑着说:“女孩子也可以做脏累技术活。”

经过深入的学习,陈慧对科研的兴趣越来越浓,并在该校完成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初识磷矿,立足岗位练就新本领

从本科到研究生,靠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陈慧打下深厚的基础。2019年,陈慧进入兴发集团,加入刘鑫博士主导的磷矿选矿技术研发团队,深耕磷矿石采选技术研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工作给了我更多实践机会,也带给我更多能量。”事实上,“行万里路”听起来很酷,却没陈慧说得那般轻松。

作为当时团队仅有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跟同事一起上矿山跑现场,一头扎在石头堆、埋进数据库。在刘鑫博士眼中,陈慧爱钻研、勇于挑战自我,条件再艰苦也从未叫过苦。

当看到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不断开发延伸,成为高档饰品、餐桌上的美食,更可用于国防科工领域,陈慧有了不负所学、不负所选的自豪。

“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一线生产技术结合起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采访中,陈慧不断提及这些经历,她说这成为她日后科研成果转化率高的“秘诀”。

磷矿选矿技术研发团队主攻自有低镁高倍半胶磷矿产业化应用这一世界性难题。7年的攻关路,他们埋头开展了数万次试验,也经历不胜其数的失败。陈慧说,仅一个磷矿专用螺旋溜槽,从设计、选材选型、3D打印到加工成型,就用了两年时间。

试验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每步都充满未知和挑战。为确保技术可行性,陈慧和团队带着工艺技术,把设备、试剂等全套装置送到外地权威研究所进行复证。

2022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品位胶磷矿重选分流——分质浮选技术通过验证,可实现产业化应用,公司决定以此技术成果在兴山县榛子乡后坪矿区建设200万吨磷矿选矿厂。于是,陈慧跟随刘鑫博士率先进驻,开展选址等前期工作。

为找到合适的场地,他们翻山越岭,走遍后坪28平方公里沟沟坎坎。找不到符合设计的平地,就改设计、调工艺,紧缩装置,横排变纵向梯级排列,以空间体积换面积,硬是在峡谷中建成世界首套重浮联选技术装置选矿厂,最终实际占地面积比设计少三分之一,让设计单位直呼奇迹。

步履不停,研发成果打造选矿新标杆

2023年初,兴发集团磷矿采选中心研发团队从宜都园区转战到兴山后坪矿区。陈慧在内的2名博士和16名硕士从此扎根矿山,投入选矿项目建设和采选矿技术研发。

“还没来得及度蜜月就‘浪迹’深山。”对于家庭,陈慧满是愧疚。2020年,陈慧与同为兴发员工的杜万保结婚,恰遇疫情没有度蜜月,她笑称正好方便她专心搞实验。正是杜万保的理解支持,让陈慧更加专心从事科研。

研发团队到兴山后坪矿区后,每名研发成员认领一个子项,跟随施工队“三班倒”。陈慧和另一名同事负责项目整体协调,24小时轮流蹲守在现场,处理技术难题,并负责选设备、谈价格、招投标、盯进度。

从城市到大山,冒酷暑顶严寒,她和团队守在工地,既当技术员又当施工员、安全员。她清楚了解车间每根管线的作用、从何处来、出口在哪,熟知每台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便于后续快速准确地调试检修。

项目建设期间,已有身孕的陈慧为不影响工作,坚持到临产前一周才去医院待产。去年3月18日,陈慧的女儿出生。此时,后坪200万吨选矿及管道输送项目即将建成,进入设备调试和工艺参数试验关键时期。

“刚建成的选矿厂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我们要加紧试验,调整参数优化工艺……”放心不下项目的陈慧在产后45天就赶到工地,投入到试生产前的紧张调试和各项试验中。直到去年6月30日,第一罐品位33%的精矿出产,拥有12项发明专利的重浮联选装置在后坪建成,她才稍微放松。

自2019年入职,陈慧共主持、负责参与7项磷矿分选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中低品位胶磷矿双反浮选和硫酸钙水合晶相重构制备磷酸关键技术获湖北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等奖。

经历旷日持久的拼搏与努力,陈慧深知追寻梦想的不易。那个喜欢捡石头的小姑娘,如今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科研工作者。她说,未来将继续胸怀“矿业报国、矿业强国”的初心,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三峡商报记者  蔡昶  通讯员  黄明银  图/文

(来源:三峡商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