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国优秀网格员的“绣花功夫”

“多亏鄢格格带着我们安全巡查,及时发现我家车窗没关,不然要是下雨,我的车就糟了!”在宜都市清江阳光城小区,居民吴阿姨逢人便夸社区网格员鄢静雅,还不忘吆喝身边的邻居一起参与。

36岁的鄢静雅有着17年党龄,2022年成为陆城街道锦江社区网格员。今年6月28日,她站上了第九届全国网格化大会暨第四届网格员日活动领奖台,作为全国优秀网格员代表发言。面对荣誉,这位基层工作者只是朴实地说道:“无非就是多跑腿、多用心。”

清江阳光城曾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社区”。怎样才能让这个小区真正“活”起来,让居民的心“聚”起来?

鄢静雅用三年时间,以“议调帮和”四字工作法为针,以真诚服务为线,一针一线地缝合着社区关系的裂痕。

“管得宽工作室”是她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面对长期困扰居民的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她积极对接社区,发动小区能人,引入环保部门专业力量,使用智能分贝监测仪现场取证,更采用“多方会谈”模式,邀请舞队代表、受影响居民、物业和专家协商,最终达成“音量降三成、时间缩一半”的解决方案。

空巢老人刘爷爷的转变更让人动容。他性格孤僻,曾经在居民眼中是出了名的不听招呼、难打交道,刚接手网格时,鄢静雅也多次碰壁。“他们夫妇二人是空巢老人,接触中,我意识到他们只是不擅长与人交往、也不信任我们的工作,因此需要更多的耐心。”因此她便不厌其烦地上门与其聊天、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积极与其子女联络,寻求老人的信任,逐渐地,刘爷爷开始配合她的工作,并主动寻求帮助。

无论是“管得宽工作室”的成功,还是吴阿姨、刘爷爷等居民从不信任、不接纳、不配合,到如今的主动参与、积极带动的转变,这些都是鄢静雅扎根基层,埋头前行的勋章与动力。

“社区工作就像绣花,既要针脚细密,又要图案精美。”鄢静雅说。这位基层党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在平凡的网格里绣出了一幅温暖的社区锦绣图。

三峡日报记者 方勇华 孙玉敏

(来源: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