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消费市场热潮涌动,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向“新”而行与以“质”致远双向奔赴,彰显宜昌消费市场无限精彩。
1—7月,宜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59亿元,同比增长6.3%;限上商贸企业网络零售额69.71亿元,同比增长18.9%;接待国内游客8087万人次,同比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长28%;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24%。
7月,一场主题为“乐购湖北·惠在宜昌”的夜间消费季拉开帷幕。“新能源汽车进商圈”“伍家夜宴”“夏日啤酒龙虾音乐盛典”等16项子活动,在城市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轮番上演……
从购物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到个性化的交往空间,从温情交织的国潮文化到充满现代感的科技秀场,从城市的浪漫街角到乡村的宁静小道,广大居民和游客的暑期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来自成都的游客饶女士称赞道:“到宜昌消费休闲,不仅有优质商品,而且有周到服务,购物体验多样化和个性化。宜昌不愧是区域性消费中心、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人们的消费需求已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结合消费趋势的变化,宜昌坚持以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牵引,全力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人们带来消费新体验的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1—7月,宜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3%、24%。”宜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 激活新需求
当今世界已进入消费迭代升级的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明显改变。从单纯追求“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逐渐转向对消费“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关注,以及从“功能价值”向“情感价值”的全面提升。
面对需求的变化,宜昌市坚持打造首发平台不停步,在实现市场空间提质扩容的同时,也让宜昌成为更多悦己体验的新选择。其中,宜昌国贸集团探索“首店+商圈”模式,打造鄂西渝东地区首发中心,先后引入赫莲娜、好利来等国内外知名头部品牌和首店品牌300多个,让这里呈现出一派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坚持大力招引知名品牌首店,先后引进一批高端品牌区域性首店落户宜昌。其中,珠免集团在三峡机场开设华中地区首个机场口岸免税店,汇聚1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建成并运营宜昌C6跨境购,汇聚20个国家70余个品牌近万件进口单品,成为湖北省市州首家即买即提跨境商品购物平台;引进特斯拉宜昌体验店,成为鄂西渝东区域唯一的特斯拉中心店;宜昌伍家岗新城中心的恒信汽车博览中心吸引小米汽车、腾势等品牌首店落户……众多首店的进驻,让宜昌成为渝东鄂西消费者青睐的购物首选地和价值洼地。
此外,宜昌积极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让消费前沿理念助力商贸企业“读懂”市场和消费者,打造“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消费链条。其中,2024年第六届全国“双品网购节”启动仪式首次走进非省会城市、2025年“乐购湖北616三好节”启动仪式首次走进地市州并在宜昌举行。今年上半年,宜昌举办汽车、绿色家装季、春茶等促消费及展会活动160多场,通过以旧换新和省、市各类促消费政策和活动,累计拉动消费超60亿元。
创新发展服务消费 优化新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已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带来服务消费升级需求。为此,宜昌着力强化服务消费提速扩容,先后出台《宜昌市促进商贸领域消费若干措施》等政策,在丰富夜间消费、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创新餐饮消费、发展直播电商等方面,提出了30多条具体举措,统筹各级促消费资金近5亿元,形成政策组合拳,挖掘潜在消费需求。
推动服务消费集聚区建设。宜昌市构建“1+8+N”(1个市级核心商圈+8个片区级商圈+N个社区级商圈)商圈发展格局,不断升级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创建省级特色商业街5条,省级步行街试点1条,省级智慧商圈2个、智慧商店3个,认定市级特色商业街、美食街15条。大力发展“演艺+”“体育+”经济,推出“跟着赛事游宜昌”系列活动,举办大型演艺活动,联动名优特产展、美食品鉴、“宠粉”促销活动。今年1—7月,宜昌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0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带动城区商业综合体营业额环比增长超10%。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集聚区。宜昌市九码头文商旅综合体获批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获批5个省级繁荣夜间经济集聚区,评选15个宜昌市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街)。长江夜游、朝天吼夜漂等已成为驱动“夜宜昌”的新引擎。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宜昌市深化“百业+旅游”业态创新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娱、旅游、健康、体育等领域的深入应用,省际豪华游轮“长江行·揽月”号、楚文化移动式沉浸剧场“楚风”号成为行业爆款,宜都三峡千古情沉浸式演艺成为网红打卡首选地。
开设外贸优品展销专区。宜昌市深化出口转内销举措,承办第三届“乐购湖北616三好节”暨外贸优品走进宜昌活动,全市130多家实体门店及线上商城开辟宜昌外贸优品专区,上架外贸优品200余种,线上线下销售额超2亿元。
打造消费品牌IP 吸引新流量
如今,不少消费者因为一道美食、一场演唱会、一款游戏、一部场景剧而奔赴一座城。宜昌通过场景创新、业态融合和体验升级,为“来电之城”消费注入新活力。
打造宜昌城市IP。发布宜昌城市品牌标识,推出宜昌文旅IP形象,扩大宜昌城市品牌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打造“AI豚宝”,在三峡机场开设“宜昌礼物”综合实体店,提升宜昌文创礼物的知名度和可见度。
打造特色文化消费场景。打造宜昌首部沉浸式全息溯源剧目《宜昌1938》、国内首部茶厂工业遗址沉浸式大秀《一叶芳华》。更新改造承载着城市记忆的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集文创产品和艺术生活空间于一体的打卡地。
支持开设国货潮品新店。推动稻花香等3个中华老字号、长盛川等6个湖北老字号、聚翁等35个宜昌市老字号开设新店、旗舰店。长盛川新茶饮美学生活体验店、全球九大岩洞餐厅之一的放翁岩洞餐厅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做强城市美食名片。评选宜昌“百道名菜”“十大宴席”“十大名菜”“十大小吃”,肥鱼美食地标餐厅30家、宜昌著名餐厅20家。打造“宜昌红油包子”区域公共品牌,开设“鲁包包”“夜包子”“不笨红油包”等门店超过2000家。宜昌肥鱼、宜昌红油包子、陶珠路美食街分别荣膺“十大必点楚菜”“十大必吃楚点”“十大必打卡荆楚美食街”。
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今年1—7月,宜昌市限上商贸企业网络零售额达69.71亿元,同比增长18.9%。培育了国贸大厦、雅斯集团、安琪电商等一批重点新型零售企业。
不懈为基,日新为本。宜昌顺应消费需求的新趋势,正在以高品质的新供给,奏响一曲奋发向上的新乐章。(姚定安 廖天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