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玥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家国同庆的喜悦。适逢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与长江文化艺术季举办,节会氛围交织叠加,为假日经济注入强劲活力。如何巧妙地将传统佳节的情感引力、品牌节会的专业影响力与地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度融合,形成节会共振效应,成为最大限度激发假日旅游消费潜力的关键。
节会深度融合,点燃假日经济引擎。节会融合应超越简单活动叠加,更注重内容衔接与主题呼应,实现从“物理拼盘”到“化学反应”的转变。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以其专业性和国际性,构建了旅游消费的核心框架;长江文化艺术季则以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为这一框架注入血肉与灵魂。二者在主题策划、活动路线和体验内容上相互呼应,使文艺演出、文化展览与中秋民俗自然衔接,引导游客从“观光式”体验转向沉浸式、综合性参与,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文旅消费从“短期爆发”转向“持续放热”。
特色活动引领,激发多元消费场景。消费场景的创新,需扎根地域文化根脉,贴合游客真实需求。“楚风号”游轮夜秀以屈原、昭君等历史人物为线索,用水墨投影、威亚飞行等科技活化楚文化,串联夜间观光与互动演出;宜都三峡千古情的“火人狂欢节”,以沉浸式体验打造视听盛宴;清江旅游度假区双节活动集结菊花艺术展、非遗打铁花与大型烟花秀,白天赏景、夜晚狂欢覆盖全客群……这些活动以“传统民俗+现代艺术+科技体验”的多维组合,覆盖了不同年龄与偏好的客群,让游客从观光打卡转向深度消费,带动文创、餐饮、住宿等关联消费增长。
政策与市场同频发力,持续释放消费潜能。节会共振效应的最大化,离不开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的双向发力。我市推出“一票多日”“一元畅游”六大景区等多项惠民政策,用实实在在的诚意打动游客;举办“风味湖北 滋味宜昌”活动,打造肥鱼、凉虾本土美食消费热点;惠民消费券的投放则精准衔接消费需求与文化供给。通过“政策搭台、市场唱戏”,既以实惠吸引客流,也以优质供给激活消费,将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节会期间客流集中涌入,对城市接待与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优质服务是畅通消费循环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才能让游客愿消费、敢消费、乐消费,真正释放假日经济潜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