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名!宜都“红领工匠”队伍再添新军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康爽)“今天,能被命名为红领工匠,并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我将坚持把工匠精神的精髓锚定于心、付诸于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迈进”。8月22日,在宜都市第二批“红领工匠”命名现场,受命名对象李防正在进行交流发言。

当天,80名“红领工匠”走上领奖台,领取了中共宜都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颁发的“红领工匠”荣誉证书和奖杯。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工种,有一线产业工人、专业技术人才,还有新型职业农民、九佬十八匠等,他们不仅是政治理想坚定、思想品德端正、爱岗奉献敬业、乐于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是专业技术拔尖、业务能力过硬、勇于开拓创新、创造成果显著的技术骨干。为确保先进立得住、叫得响,宜都市总工会坚持标准不降、程序不变、要求不减,严格按基层自主申报、主管部门初审、领导小组联评,部门资格联审、媒体公示等程序进行,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会议同步印发《关于选配“红领工匠”培育对象政治导师、技术导师的通知》,明确为入库的“红领工匠”培育对象按培育类别分别选配1名政治导师、1 名技术导师,师傅、徒弟共同领取帮带责任和义务,包含经常性对“红领工匠”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引导,开展谈心谈话;经常性对“红领工匠”培育对象进行技术指导,毫不保留做好“传帮带”工作;敢于指出培育对象身上存在的不足等六个方面,并在签名墙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宜都市“红领工匠”培育工作自2022年启动以来,在各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中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欢迎,今年申报参加“红领工匠”评选的人数达到150名,纳入后备库正在培育的有262名。首批命名的“红领工匠”,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徒弟和周边同事学习工匠、争当工匠,全面释放“几何效应”。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贺奇在“红领工匠”何鹏飞的带领下,从只做一些简单的活,变为主动研究新产品和研发创新,并申请了5项实用专利,成为公司氯碱的后备人才库成员。2022年作为“红领工匠”培育对象,现场进行交流发言的湖北天宜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王名飞,思想和技术不断成熟,今年已成为第二批受命名对象。

下阶段,宜都市将持续以党员云课堂、工间课堂、午间课堂、车间十分钟等形式,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等,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创新活力,释放创造潜力,把技术“人才库”建成发展党员的“蓄水池”,把党员队伍变为技术能手的“孵化剂”,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又红又专的人才支撑。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