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记者 周传峰 见习记者 夏梦瑶)我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加速推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程,在专利转移转化、质押融资方面集中发力,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助力企业创新发展,7月30日,2024年宜昌市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活动在我市举办,5所知名高校与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携手,与我市10余家企业现场签订了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转化合作协议,标志着又一批高校专利成果将在宜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拓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更快实现“知产”向“资产”的转化,7月2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线搭桥,宜都农商行与华迅智能输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议,为企业融资注入新活力。
宜都华迅智能输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先华说:“(这笔资金)补充了我们流动资金和创新资金,知识产权融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这相当于就是给我们送的一个及时雨,对我们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该公司主营散料输送设备,现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今天签约的质押专利共有5项,金额1000万元。该公司还参与了2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先后入选湖北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公司生产的“散料输送设备”被认定为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股长杨涛介绍:“为确保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落地实施,我局通过常态化走访企业,收集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搭建起沟通桥梁。同时,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其市场价值,增强金融机构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认知和信心,打通‘知产’变‘资产’的绿色通道。”
今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宣传、政银企对接等活动15次,大力宣传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和质押融资政策。截至目前,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5.5亿元,专利转移转化260余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王鹏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当好桥梁,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促进专利技术的全面应用,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