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预警“最后一公里” 宜都50个应急叫应终端筑牢安全屏障


宜都融媒讯(记者 何明君 郑振亚)近日,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市11个乡镇街道、重点村、社区部署的50个应急叫应终端已全面投入使用。这些终端以“日常宣传 + 应急响应”的双重功能为核心,成为基层安全守护的“硬核力量”。

9月18日,记者在陆城街道锦江社区广场看到,应急叫应终端正循环播报安全提醒,清晰的语音在社区内回荡,引起了不少居民的关注。

“这个通知声音特别响,还经常播放防溺水的一些知识,家里小孩都铭记在心。上一次下暴雨它一响,我们心里就有数了,马上回家关门窗、收衣服。”市民何克海谈及终端的作用,言语间满是认可。

防溺水知识播报是应急叫应终端非应急时期的重点工作,以聚焦“宣传安全知识、筑牢思想根基”为核心任务,把消防、急救等基础安全常识融入日常,提升全民安全防范能力。

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张春国介绍:“我们部署这套应急叫应系统,就是为了解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它的创新在于‘平战结合’,既是平时的‘宣传哨兵’,也是战时的‘应急尖兵’。”

在9月初的强降雨过程中,应急叫应终端及时启动应急模式,通过高分贝广播向周边群众发布风险预警,并实时回传现场图片至指挥中心,为应急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持。

陆城街道尾笔村灾害信息员王万元说:“以前发通知要挨家挨户地跑,现在应急喇叭一响,收到应急信息后,我们能立即通知村民转移,应急的时候是真快。尤其是帮到了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减少了村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相比传统预警方式,应急叫应终端实现了信息“秒级传递”,覆盖范围也更广。据统计,自今年5月8日终端投用以来,50个终端已累计发送各类预警广播150次,采集并上传现场险情图片8张,为应急指挥部门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

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张春国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运行情况持续完善终端功能,广泛收集群众反馈意见,让终端服务更贴合群众需求,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责编:李虹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