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播语
近年来,全市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支部”和“好支书”。为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强化正向激励,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市委组织部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好支部好支书】专栏,介绍一批“好支部”“好支书”的先进事迹。今天请看第六期《徐家湾村的田畴新景》。

宜都融媒讯(记者 何明君 王文强)面对耕地零散、产业薄弱的困境,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党总支通过规模化发展粮油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21年13.4万元到2024年55万元的跨越,走出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针对“鸡窝田、巴掌地”的现状,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山里香”粮油合作社,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动员,创新采用全程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集中经营土地2000亩,流转率超50%。

松木坪镇徐家湾村种粮大户袁邦喜感触特别深,他说:“从最初的30亩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亩,村里不仅帮我流转土地,还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的配套设施,完善了水利基础设施和机耕道配套、社会化服务,对耕种管收统一管理,让每亩的成本减少40元,让种田的效益翻两倍。”
规模经营筑牢根基后,村党总支推动全产业链升级,成功创建宜都市粮油科技示范园,打造“松禾溢香”品牌,“山里香”粮油获评“绿色食品”。培育的丰裕粮油合作社拥有14台套农机具,服务范围辐射周边乡镇,每年为全村超6000亩耕地提供服务,为300多户村民节约成本,同时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外地打工,今年才回来。感觉家乡发展得还可以,回来开个农资店,接个快递店,收入还可以。(现在)留在家人身边陪下小孩、老人,感觉还可以!”松木坪镇徐家湾村村民杨庆说道。
在做强粮油主导产业的同时,村党总支布局“一业为主、多业并举”,新发展生态茶园30亩、药用牡丹10亩,预计盛产期每年收益可达5万元。通过规模化流转土地、提供就业岗位等途径,带动236名村民实现增收。

松木坪镇徐家湾村老党员向光兵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现在村里面貌确实有大的改变,很漂亮非常整洁,老百姓也增加了收入。村里种田、管理,可以增加几千块钱的劳务收入,改善一部分人就业。看到现在村里的发展,感到非常高兴,大家过得越来越好了。”

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同频共振。村党总支创新成立乡贤理事会,发动乡贤捐资80余万元,打造50多户美丽庭院,整治飞线6公里。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30余次,聚焦“一老一少”需求,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村民。
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党总支书记王伟表示:“老百姓的笑脸,这就是我们的标准。(接)下来,我们还要在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丰富老百姓的物质文化方面逐一地下功夫。对得起我们的岗位,对得起一方水土,对得起一方老百姓。”
(责编:李虹 刘娟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