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大家好,欢迎走进我的家乡——宜都市枝城镇大堰堤村。
在我的家乡,省级公路——雅澧线穿村而过,并在这里形成了大堰集镇。不错吧,一个村庄拥有自己的集镇,这可是我们村的独特优势。集镇虽小,功能却很齐全:超市、银行、医院、通讯、餐饮等样样都有。它辐射周边很多村庄,为我们村及周边乡村的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交通便利是我们村的一大亮点:我们村有呼北高速枝城出口,枝城火车站离村仅4公里,宜都市双城路贯穿村庄,九道河蜿蜒流过。我的家乡有山有水有良田,更有勤劳善良的村民。这里盛产大米、玉米、茶叶、柑橘等农产品。家乡的山山水水,滋养了世代大堰堤人。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乡亲。


当你置身于乡村田野,与大自然来一场鲜花与绿意的邂逅,堪称人间惬意之事。规范整齐的农田里,油菜花尽情绽放,置身花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清风拂面,暖阳暖心,这里既是村庄,也是花园;茶园里,采茶村民的手指在茶树上灵巧舞动,采摘的是茶叶,收获的是希望。我们村的茶场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当地颇有名气。这里曾上演过无数动人故事,前辈们战天斗地,开垦茶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事迹,至今为村民们所传颂。几十年来,茶叶一直是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茶叶在为村民创收的同时,也妆点了家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焦柳铁路呼啸着穿越村庄,南来北往的列车,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我的家乡是默默的见证者;在乡间小道、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处处洋溢着创新和奋斗的气息。大型农业机械在地里翻耕土地,无人机盘旋在绿油油的秧田上空进行植保,收割机穿梭田间确保颗粒归仓……村民种植的粮油加工后进入市场,深受市民欢迎。村民们春种秋收,饲养生猪和家禽,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在我的家乡,乡亲们勤劳、善良、淳朴,他们是大堰堤的骄傲。八旬老人李德英,15岁起就在村、组担任不同职务,为村民服务60年。她用“爱”滋润民心,深得村民信任。20世纪80年代初,她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堪称大堰堤人的楷模。

瞧,这是我们村集中流转的部分村民耕地,通过连片种植,示范引领村民种好地。“带领村民干,干给村民看”,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将“服务村民”作为工作核心,倾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近年来,村集体先后荣获省卫生村、省生态村、宜昌市生态村等称号,并建设了一批村民期盼的基础设施。
宜都龙泉寺位于大堰堤村一组,这座寺庙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载始建于公元690年,后经历代多次重建得以保存至今。如今,这里仍是重要的佛教场所,宝殿、禅堂、香炉、钟鼓楼等古朴肃穆,香火绵延不绝。


村文艺宣传队活跃在村民中间,组织村民跳舞健身,丰富其精神生活。他们代表村参加各地赛事,屡获佳绩,为村争光。从他们跃动的身姿中,我仿佛看到了大堰堤村的美好未来。
嗨,我的家乡是不是很棒?诚挚欢迎您来大堰堤村兴业发展!我在大堰堤等你!(文/余小芹 宜都市枝城镇大堰堤村党总支委员兼妇女儿童主任)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