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肖家岗蜜柚奏响产业振兴“甜蜜乐章”

借数字营销与政策扶持东风

三峡日报讯(记者孙玉敏、通讯员阮听)日前,宜都市聂家河镇肖家岗村的百亩柚林郁郁葱葱,绿油油的柚子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宛如一场大自然馈赠的“柚”人盛宴。

林间,村干部与村民们忙着采摘、拣选、装筐、运输……每一个动作都藏着丰收的喜悦。“截至目前,渔洋柚产量已达2万斤。今年天气条件适宜,柚子水分充沛,口感更加清爽。”村干部黄萍一边采摘柚子,一边介绍。得益于优良的生长环境与科学管护,今年的渔洋柚品质再获提升,为热销奠定了基础。

如今,肖家岗村的渔洋柚正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走向市场,销售态势火爆。合作社线下订单不断,抖音直播间更是人气高涨,累计销售收入达6万元。

这一转变源于销售模式的创新。过去,因宣传力度不足、销售渠道有限,渔洋柚多以本地零散售卖为主,销量与价格始终难以突破。现在,村委会牵头成立合作社,搭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框架,既整合了种植资源,乘着数字营销与政策扶持的东风,让渔洋柚不仅走出乡镇,还远销外地市场,实现了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柚香四溢引客来”的转身,蜜柚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

肖家岗村蜜柚的丰收,是聂家河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典型案例。为推动小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小众特色农产品发展需求,宜都市财政局制定了2025年财政支持小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对聂家河镇肖家岗村渔洋柚产业提供财政扶持资金80万元,支持聂家河镇渔洋柚产业加快发展。

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聂家河镇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方面下足功夫,着重打造以渔洋柚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体系。合作社的创新模式,不仅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更切实拓宽了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群众看得到的金山银山。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聂家河镇注重科技投入与品牌建设。一方面,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到果园进行技术指导,从种植技术到病虫害防治,为渔洋柚的高品质生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聂家河镇正在积极打造渔洋甜柚品牌,在品质把控方面,建立从开花到结果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并积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推动渔洋柚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这一特色水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金黄饱满的果实不仅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更成为聂家河镇一张独具特色的产业名片。下一阶段,该镇将以蜜柚产业为核心,深度融合“采摘体验+乡村旅游”,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以产业兴乡村、以融合促共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