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一针一线“缝”出烟火气“补”进邻里情

20余名“爱心绣娘”义务给老年人缝补衣物

爱心绣娘为居民缝补衣物。三峡日报通讯员 李艳 摄

“现在我们社区也有爱心绣娘了,再也不用担心衣服破了没人补!”7月15日,家住宜都市松宜矿区官渡坪片区的刘奶奶捧着缝补好的衣服乐呵呵地说。官渡坪片区自成立“爱心绣娘”志愿服务队以来,20余名“绣娘”义务为老人缝补衣物1600余件,用爱心为老年人营造了舒适的晚年生活。

官渡坪片区的官渡坪、铁路和石家湾3个社区有2300余人,居民多数为原松宜矿区退休职工,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六成多。

2022年底,原松宜矿区的职工镇祝龙到官渡坪社区任党总支书记。走访时,镇祝龙看到一些老人家中被套拉不上,衣服扣子掉了也没有钉。细问之下,老人吐露了难处:年老眼花,无法穿针引线,扯坏的拉链、掉了的扣子、破了洞的床单只能等儿女们回家缝补。官渡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将近1000人,年轻人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缝补成了老年人的大难题。

镇祝龙提议在社区招募一批居民为老人提供义务缝补服务,社区妇联主席文英当即说:“这个我们女同志擅长,我来召集。”

短短几天时间,社区组成了一支由付大凤和沈德容牵头的“爱心绣娘”队,她们平均年龄55岁,心灵手巧,擅长针线活。

热心居民把自家的“大桥 ”“莲花”牌缝纫机捐献出来。居民张爷爷说:“家里已用不上这物件了,把它捐献出来帮助更多的人吧!”爱心企业宜昌爱丽芬服饰有限公司也赠送了3台电动缝纫机,支持爱心活动。

2023年9月15日,“爱心针线坊”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开张。当天上午,人群络绎不绝,换拉链、钉扣子、松裤腰、补床单,付大凤等几位“爱心绣娘”为居民缝补衣物100多件。

今年6月,官渡坪社区和铁路社区、石家湾社区合并成立了官渡坪片区,片区党委书记由镇祝龙担任。 “爱心绣娘”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三个社区,服务的老年人更达到了1500多人。以前,家住石家湾社区的刘奶奶每次都要走上3里路,将衣物拿到集镇上花5元钱缝补,“爱心绣娘”进社区后,刘奶奶开心地说:“服务送上门了,我再也不担心衣物缝补了。”

成立十个月以来,“爱心绣娘”已为三个社区老年居民提供服务900余次,无偿缝补衣物1600余件。片区把每个月第二和第四周的周四定为“爱心绣娘”义务缝补日,那一天便成为居民最集中的日子。各社区也以此为平台,在活动现场开展养老认证、代缴服务,还有防溺水和反电诈宣传等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一针一线“缝”出烟火气,“补”进邻里情。“开展义务缝补活动,将群众组织起来,为社区老年群体解决了实际困难,是共同缔造有效推进基层治理的探索。”宜都市松宜矿区党工委书记杨运华说。

三峡日报记者 崔艳华 实习生 高雨荷 通讯员 曾梅

(来源: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