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上新 场景创新!宜都打造多元夏日经济“引力场”

盛夏来临,宜都的夏日经济正火热升温。社交媒体上,一句带着惊叹的调侃悄然刷屏,恰恰道出了宜都暑期文旅市场的真实写照:“是不是全宜昌市的人都在青林寺呀?”

土家山寨飞扬的欢歌、稻田里飞溅的泥花、高空滑翔的清风、水世界翻腾的浪花、夜幕下绽放的烟火……多元业态交织联动,共同奏响了这座城市的夏日经济交响曲。


清凉:水陆共舞的暑期热潮



宜都的清凉经济,一半藏在清江的碧波里。高空与水岸,联手解锁着夏日消费新场景。

上午十点,天龙湾滑翔伞营地的牵引绳转动,游客迎着风融入蓝天;午后的清江奇幻水世界,造浪池浪花刚落,大喇叭滑道尖叫声又起。从云端到水面,宜都的清凉经济以“低空文旅+水上娱乐”拉动消费升级。

风过两江,清凉体验本身就是最强劲的消费引力。

天龙湾滑翔伞营地旺季日均接待50-70人,“低空+文旅”成新宠。“天气好时,我们忙着给游客拍视频,让快乐成为回头客的理由。” 湖北楚盛文旅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万芳芳说。营地于今年4月开放,三架滑翔伞采用双人牵引模式,游客无需助跑即可升空,10多分钟航程能俯瞰天龙湾甚至远眺到宜昌的风光,安全保障让游客放心消费。

水花跃动处,是消费热情的迸发,是家庭客群的聚集,是清凉经济的升温。

清江奇幻水世界成暑期爆款。造浪池、大喇叭滑道、无边际泳池等吸引各年龄段游客,新增的抓泥鳅、抓乌龟等亲子互动活动,增强家庭消费黏性。“无边界泳池非常适合老人孩子,还能看江景,风景特别好。”游客艾德敏说。

乐园日均接待游客量约6000人,水质和安全保障让游客安心消费,暑期营收持续攀升。凭借其规模体量和丰富的游乐设施,已成为宜昌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夏季休闲娱乐目的地。


璀璨:灯火人间里的流量密码


烟火气,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的生活元素。当夕阳沉入清江,宜都的消费时钟才刚刚拨向黄金档。

傍晚,三峡千古情景区《昭君出塞》刚落幕,鲟龙水街“九天玄女”已踏风而来,天龙湾景区的非遗花灯也同时点亮——电音节奏与飞天光影交织,灯海与烟火气相融,宜都的夏夜经济在多个舞台同步绽放。

夜色渐浓,文旅项目成了夜间消费的“磁石”。

这个暑期,沉浸式文旅项目持续“出圈”,三峡千古情景区内,超20款“上新”节目带游客沉浸式穿越时空。“整场演出很震撼,古今文化融合得很好,值回票价。” 恩施游客龙君说。景区内“猛张飞”驾驶老爷车、泡泡秀等60款街头盲盒,让游客随时随地解锁惊喜。

应对高温,景区开出“凉”方:遮阳帘、水风扇、雾森系统、充足冷气,还有泼水狂欢,让游客在清凉中尽情互动。“室内活动多,凉快,玩一整天都愉悦。”武汉游客文浩的体验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鲟龙水街的夏夜狂欢盛宴,同样藏着不少消费密码。奇幻大幕拉开,“潮玩鲟龙·清凉一夏”潮玩嘉年华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九天玄女”飞天秀、水上飞人烟花秀每晚上演,吸引游客驻足。

“专程从河南慕名而来!表演太震撼了。”游客梁云豪兴奋地说,“宜都风景好、旅游发展棒,氛围松弛,我肯定再来!”

游客的热情点燃了水街的烟火气。两侧商铺生意火爆,成了狂欢的“能量补给站”。铁板清水鱼店长杨志英表示:“七月份开始,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平均每天是三四十桌,甚至会爆满,营业时间都延到11点后了。”

据悉,这场“潮玩鲟龙·清凉一夏”嘉年华将持续至8月30日,每晚飞天秀与水上飞人烟花秀准时相约,周末还有泼水电音派对等特色活动,50天夏夜狂欢火力全开。

在天龙湾,夜色被另一种光芒点亮。日前,宜都天龙湾景区首届彩灯光影大世界正式迎客,非遗花灯、打铁花、篝火晚会等活动联袂登场,吸引3000余名游客共赴夏日奇幻之旅。

数十组非遗彩灯点亮湖畔,构成璀璨灯海。游客漫步其间拍照互动,“梦回西游”舞台剧表演区人气高涨,猪八戒、孙悟空等角色与游客击掌逗趣,掀起阵阵欢潮。“我们是从长阳来的,看到了孙悟空和猪八戒,从电视机里走出来了一样,特别开心。” 小游客张仲轶说。

夜色渐浓,重头戏上演,国家级非遗“打铁花”压轴亮相。匠人将1600℃的铁水奋力击向夜空,万千金银星屑凌空泼洒,似天赐鸿运倾泻人间,引得观众连连惊呼。随后,彝族篝火晚会燃情开启,游客与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手拉手,围着跃动的火焰踏歌起舞,将气氛推向高潮。

“最期待的‘打铁花’太震撼了,非遗项目值得一看。” 游客钟苗说。奇幻森林极光秀、激光水幕电影等更多体验,搭配烟火美食、百家姓灯笼阵,让这场夏日奇幻之旅持续升温。


欢腾:土歌稻浪里的消费火花


从茶山盛会到稻田狂欢,宜都的文化节庆通过“民俗展演+农产品销售”模式,释放文旅融合效益。

日前,潘家湾土家族乡第十届茶乡女儿会开幕,本届女儿会以“灵秀潘湾 风情土家”为主题,展现土家茶乡的独特魅力,《幺妹喊山歌》《八宝铜铃》等歌舞吸引大批游客,农特产展示区里,茶香与土家风味交织,游客争相购买。

“这里山好水好,风景也特别漂亮,土家文化特别吸引人,感受到了土家儿女的热情。”游客覃静表示。

民俗变商品的奥秘,就藏在农特产借助节庆舞台打开销路的过程中。

同样热闹的场景,在松木坪镇的稻田里上演。第四届农事竞技暨农民歌手赛上,《常回家看看》的旋律勾起乡愁。15支队伍展开插秧、抛秧、摸鱼较量。田边农特产展示区里,腊肠、玉米粑粑等山货热销,松禾溢香大米成焦点。

稻田不只是赛场,更是消费场。

“这已经是我们第四次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丰富村民的闲暇生活,更想把松木坪‘云山茶谷,水墨稻香’品牌打出去。”松木坪镇党委书记王家成说。作为“宜都粮仓”,松木坪镇正通过农田变景区、农事变体验、农产品变商品,增强乡村振兴经济动能。

多元业态正点亮宜都的假期经济,织就一张耀眼的消费网络。

这一繁荣景象的根基,在于深厚的文化魅力与鲜活的市井活力深度交织,它们共同推动着宜都的“流量”加速沉淀为“留量”。而这份亮眼成绩单的取得,正源于宜都近年来锚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建设目标,以生态为基底、文化为内核、旅游为引擎,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面向未来,宜都将继续深挖非遗谜语、三峡千古情等文化IP,创新“文旅+”业态,全力打造更多现象级爆款,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湖北高水平建成文旅强省贡献宜都力量。

让璀璨的灯火点亮城市夜空,让涌动的人气汇聚消费热潮,让旺盛的消费映照市场活力——这背后,宜都更深的期许,是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市民游客,都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包容、活力与脉脉温情。

当灯火亮起时,温暖便抵达了人心——这,正是“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座城”的生动写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