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张红豆)近日,宜都港区绿色港口建设再传捷报:上半年岸电接电量突破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6%,减少CO2排放29.3吨,减少SO2排放0.5吨、减少NOx排放0.8吨、节省燃油8.7吨,创历史新高。
“岸电确实方便,插线、扫码就能使用,既省油又环保。”宜都港区枝城作业区枝城港靠泊货船“华丰28”船员老张正熟练使用岸电设施。
入夏后,宜都港区及关州尾锚泊地附近水域船舶岸电用电量激增,岸电桩供不应求。接上岸电,船民免受酷暑之苦,码头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大减少。据悉,平均每使用1千瓦时岸电,可以分别减少CO2、SO2、NOx、PM2.5的排放量670g、10.5g、18.1g、1.46g,港口岸电技术可使船舶靠港期间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4%至97%。
室外热浪滚滚,船舱里一片清凉。老张是这里的“老主顾”了,“原本柴油发电机声音大,味道又难闻,一个小时成本10元,现在接了岸电,电费每小时才1元。”老张说,“船舶靠泊作业短则一天,长则两三天,很划算。”如今,像老张这样热衷于岸电的船民越来越多,而老张只是宜都市港航建设养护中心在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
为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市港航中心协调岸电公司技术人员对辖区各港口码头近50人进行岸电使用操作现场教学,确保靠港船舶做到岸电“应接必接,能接尽接”。截至六月底,共接电2206艘次。同时,动员船主自筹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58万元,对4家航运企业7艘600总吨以上的船舶受电设施进行改造,协调宜昌岸电公司将6套岸电设施移装到宜都港、宁通港码头,配备接插件转换头20套,宜都辖区目前安装岸电设备52套,经营性码头岸电设施实现全覆盖。
市港航中心密切与国网公司、宜都海事处等单位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对船舶岸电使用预约管理、用电确认、用电记录等操作实现全方位监控。依托岸电信息系统平台等智慧平台,运用智能手段强化防污染职能,实现船舶岸电精准化管理。
请输入验证码